一年一度的廣東家具展剛剛落下帷幕,廣東五大家具展會,也是觀察家具行業的一面鏡子。從16號的東莞展拉開序幕到這兩天深圳家具壓軸登場,廣東五展慢慢進入尾聲。幾天展會看下來有什么感受?其實折射出來的信息量還是很大的。
(圖片來源網絡)
大轉折
九十年代和兩千年初,是家具行業的黃金期。改革開放之初,在國人普遍沒有家具或者僅憑老木匠打幾件盡存的家具、普遍不知道什么是家具的情況下,現代工業化生產的家具和歐美家具作為新物種進入剛剛開放的中國民眾面前,對待家具的態度基本一個字:搶。求大于供的時代,家具不愁賣,從事家具的人也快速積累財富,而這時大部分人根本還沒瞧的上家具。
時代呼喚原創
抄襲確實給了我們快速追趕世界先進家具制造技術和世界先進家具設計,但是抄襲造成的后果也很明顯,產品有形無神,搭配協調性很差。家是有感情的地方,這種生搬硬套顯然不生活,人們需要完美的空間,這些非原創不可,非原創的空間不可,這注定了抄襲已成過去時,原創和空間打造最終將登臺。
(圖片來源網絡)
目前,國家相關部門開始鼓勵房地產公司大力開發精裝修房,這主要是為了降低裝修成本,避免浪費。同時,很多房地產公司為了增強自己得市場競爭力,也大力發展精裝修房項目。大量精裝修房得出現,必將擴大軟裝飾市場,同時使得多品類 + 一站式購齊 + 安全環保將成為趨勢,百得勝雅露斯軟體定制受歡迎也是一個明證。
不論是開門開鎖,關電啟動還是掃地機器人,還是熱水器,空調,冰箱等,現在都已可以智能化,在以前的傳統家具關系中,這些家具之間毫無互動,冰冷的就像是,一件件物品,而現在萬物互聯,數據之間可以互通。
六大市場變化
1、家具與家居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不少企業的產品線相當長,要么做泛,要么做精,就像多元化與專業化的道路要選準,堅持走下去。沒有對與錯,只有堅持與匠心。家具與建材之間融合也更普遍。很多經銷商也是同時兼顧做家具與建材的代理,幫消費者一站式服務。
2、線上線下融合(新零售)、大消費跨界融合、產業鏈上下融合正在成為一種潮流。2018年家居業最大新聞, 莫過于阿里、騰訊分別投資居然與紅星。
3、中國家具企業并購、資本運作速度加快,例如顧家收購夏圖的中國股份、敏華收購歐洲幾大品牌、曲美收購挪威大品牌,顧家收購喜臨門的股份。
4、國際品牌 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滲透與產品侵略。大部分通過尋找中國代理的形式進入中國,解決水土不服,優客與城市之窗合作,巴迪與左右合作,崔卡與慕思合作,意大利尼科萊蒂與敏華控股合作,最近有美國6個頂級大品牌與楷模集團合作。
5、產業轉移,繼續進行,從東部、南部沿海,向中部地區轉移,從大都市向土地資源寬松的地區轉移,也出現從西部地區向中部或北部地區轉移的現象。 北京天津地區的家具企業,已大部分轉移到河北、河南、江蘇、山東、安徽等省份。中部地區河南是最具優勢承接轉移的地方,不論地理交通優勢,還是人文服務軟環境,均具有承接家具產業的優勢。此外,生產制造基地,從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或縣區轉移,而把研發、總部繼續留在大城市,成為一種潮流。
6、定制家具成為中國家具行業唯一整體高速增長的細分領域。不過2018年開始增速減慢。全屋定制、整裝開始成為新的熱點,但門坎越來越高。后面章節將詳細單獨來講解。
極簡滿地走,輕奢多如狗
未來時尚中式,意大利簡約輕奢,北歐自然主義,美式新裝飾主義會是主流。
本來北歐自然風也算是一個小眾的風格,到逐漸適合中國新一代消費者的喜愛原因是多方面的。國人當下居住的面積普遍不是很大,但是國人還想做把屌絲,講究點調調,簡單自然小巧非常符合當下的中國消費人群和消費結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大美鄉村,共享經濟催生下的民宿經濟的火熱也直接讓強調自然環保的北歐占得上風。
極簡、輕奢、新中式的本質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產物,是時代中國的映照。在當下, 極簡、輕奢、新中式是個筐,任何東西加上極簡、輕奢、新中式變得可以被接受多了,更何況“簡單是終極的復雜、奢侈的盡頭是輕中”呢。
可以預見隨著九零后和零零主導力的增強,新中、極簡、輕奢、北歐將進一步發展,主張個性、自由、自然、體驗的原創家具、民宿自然風將進一步受到歡迎。作為家具行業中的主體要用顛覆性的思維進行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