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國家衛計委發布《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流動人口規模達2.47億,占總人數18%,相當于每六個人中有一個是流動人口。
《報告》指出,未來一二十年,中國仍將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 的進程,2020年中國會有2億以上的流動人口。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院長段成榮表示,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一直到上一次普查,總的趨勢是流動人口往沿海大城市集中;但因為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等一系列區域均衡發展戰略,流動人口向中西部分散會逐漸展現。
業內認為,流動人口的增長或將成為中西部房地產市場的內生動力。《報告》分析,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中西部諸如成渝、武漢城市群接受流動人口的規模比例已在逐漸提升。與之相關的,中西部城市人口流失、房產庫存積壓等現狀也會逐步得以改善。
本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提出要全面放開放寬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連續居住年限等為主要依據,分類制定落戶政策。
國家相關部委負責人強調,因地因城施策,是為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采取符合國情和城市特點的有效措施,努力實現住有所居,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