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建筑項目上馬 香港基建成本激增

      / by 鳳凰網 瀏覽次數:

        多年來香港一直在填海造港,上世紀九十年代甚至平山開地建成了大型機場。因此,人們對大型基建項目早已司空見慣。但香港在建項目的規模已經達到了能夠承受的極限,建設的快節奏令勞動力和預算均吃緊。


      Bloomberg

        這張存檔圖片顯示的在建項目是廣深港高鐵的西九龍總站。

        據英國物業和建筑公司EC Harris稱,公共基建項目的成本上升令香港成為全球建設價格最高的地方之一。這些項目包括:多條新地鐵線路,連接香港與廣東省的一條高速鐵路,舊機場附近的一個郵輪碼頭,和一座跨海大橋。

        香港測量師學會(Hong Kong Institute of Surveyors)會長賴旭輝[簡介 最新動態](Stephen Lai)說,建設工作處于高峰期。他說,建筑承包商拒絕競標,因為他們太忙,根本應接不暇。

        上面提到的多數項目計劃于2015年或2016年完工。而且,旨在提高中環商業區與北角間交通能力的一條兩英里長的隧道也計劃于2017年竣工。

        港府預計今后幾年每年用于公共基建項目的開支將超過700億港元(合90億美元),而過去5年每年的平均開支為210億港元。開支增加的部分原因是項目數量和規模擴大,但還有其它原因。

        長達26英里的港珠澳大橋因推遲開工9個月,成本增加33億港元,因法院對環境訴訟做裁決導致工期拖后。同時,港府還表示,2007年以來,兩條地鐵線路的新支線項目成本也已激增超過200億港元。

        太古地產(Swire Properties)的行政總裁郭鵬(Martin Cubbon)說,勞動力供給并沒有同步跟上建筑項目的激增。他說,建筑成本上升是該公司的主要擔憂所在。

        香港利比工程咨詢公司(Rider Levett Bucknall)的數據顯示,自2006年以來香港私營建筑項目的成本已上升了65%。但由于港府抑制房價的舉措已取得成效,私營建筑項目放緩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成本上升的影響。沒有地產發展商因成本上升而取消私營項目建設。
        為了放慢或逆轉建筑工人老齡化的趨勢,港府已發起了多個推廣方案,其中包括在iPhone應用商店提供一個名為“Build-Up Hero”的卡通類游戲。據建造業議會(Construction Industry Council),目前建筑業工人中的70%年齡超過了40歲。

        技術工人最為短缺,導致他們的薪資漲幅尤其高。據利比工程咨詢,過去兩年澆筑混凝土工人的薪資漲幅已高達40%,香港和澳門對這種工人的需求大增,澳門的豪華酒店和賭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據官方數據,香港建筑工人的日平均工資從90-270美元不等,視專業化程度而定。

        EC Harris的策略研究部主管Simon Rawlinson說,香港的付出終將得到回報。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