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龍回顧 | 未來趨勢:鏈接融合,打破壁壘

      / by 美家網 瀏覽次數:

        12月15日,由MD現代設計,常青藤設計師俱樂部,格萊斯瓷磚聯合發起的 “設計中的承啟”深圳站主題沙龍,在派尚設計成功舉辦。


        本次高峰論壇圍繞著“設計中的承啟”這一主題,站在整個產業鏈發展的高度,從與設計相關的不同面向展開探討。正如王受之先生在《設計的過去和設計的未來》中所提及的,設計師們要謹記“創意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有歷史的文脈和內涵”。所謂歷史的文脈和內涵,指向的是承啟的宏大課題。對設計而言,于傳承中學習,于傳承中追隨,才能活化傳統,實現“自我造血”。

        出席本次活動的設計師嘉賓有:深圳市雅度空間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兼創意總監陳昆明,瑞坤國際—正方良行合伙人、設計總監陳柏輝,中深建設計總院院長&香港Losaint樂山設計董事長、總設計師鄧宏樂 ,深圳昊澤空間設計創始人韓松,埂上設計聯合創辦人兼設計總監黃圓滿,深圳市菓爾空間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創意總監向凱,瑞坤國際—正方良行設計首席設計師徐慶良,辛視設計創始人辛軍,朱海博建筑設計事務所創始人朱海博,深圳市派尚環境藝術設計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創意總監周靜,深圳市大森設計有限公司事業二部總經理兼合伙人張鑫磊。(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同時,新明珠集團營銷管理中心第三營銷中心總經理&格萊斯瓷磚品牌總經理黎汝讓,新明珠集團第三營銷中心市場總監&格萊斯瓷磚市場總監林曉霞,現代裝飾雜志社副總編輯陳雅男,格萊斯瓷磚工程部總監陳啟武,格萊斯廣東大區銷售總監賴斌,現代裝飾雜志社主編范嘉苑,格萊斯廣東區銷售經理歐炫楓也蒞臨了本次沙龍活動。




      ■活動現場花絮

        ■ 論壇議題

        (1)隨著全球設計的快速發展,無論是設計方式還是設計選材等都在不斷更新迭代,設計師要如何在不斷發展的洪流中保有自身的獨特創造力?

        (2)如今,在地文化與傳統元素愈發受到重視,談談在設計過程中,如何將傳統元素創造性地運用于當代的空間設計之中,讓美好傳承?

        (3)大眾審美在不斷發生變化,對于“美”的認知也在“承啟”與迭代中,設計師作為生活美學方式的引領者,當如何正向引導業主乃至大眾看待“美”?

        (4)如何看待設計力量的承啟發展?


      ▲活動現場


      ▲ 新明珠集團營銷管理中心第三營銷中心總經理

      格萊斯瓷磚品牌總經理黎汝讓致辭

        新明珠集團營銷管理中心第三營銷中心總經理、格萊斯瓷磚品牌總經理黎汝讓先生,在沙龍活動上致辭,對與會設計師們表示感謝與歡迎,提到格萊斯把香云紗作為突破口,這個也是非遺文化傳承,也是響應國家的提倡,結合傳統文化,賦能瓷磚產品。


      ▲ 格萊斯廣東區銷售經理歐炫楓在活動上進行分享

        在沙龍活動中,格萊斯廣東區銷售經理歐炫楓對格萊斯品牌進行了介紹,從2020年開始,格萊斯瓷磚一直在做非遺文化重啟的計劃,在瓷磚當中用到香云紗的技藝,跟瓷磚材料結合。

        

        特邀主持


      周靜

      深圳市派尚環境藝術設計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兼首席創意總監 

        “設計中的承啟”這個主題,就是承上啟下,其中有時間累積的概念,是一個不斷更新迭代的過程。我們做不同空間設計的時候,會存在傳統元素或在地文化的差異及運用,當設計師思考如何把這種元素揉碎,用完全想象不到的設計方式重新詮釋,本身就已經是在創新了。說到承啟的未來性上,整個市場和老百姓們的審美都在發生改變,我認為設計師有社會責任和引領作用,引導業主和大眾如何在當下環境中去看待美,把生活美學傳達給人們。設計師還要學會講故事,當深挖到特定的點之后,將功能匹配到空間,形成鏈接關系,順理成章地講述一個特別有邏輯性的故事,這樣才可以打動人。如果只是硬凹一個故事套在設計里面,其實很難打動人。“深挖渠、廣積糧”,也就是要做到跨界甚至是無界,同時能做到“無我”,這個“無我”的過程就是做好自己,也等于做好承啟。

        

        論壇主持


      陳雅男

      現代裝飾雜志社副總編輯 

        本次“設計中的承啟”落地深圳,我們希望通過沙龍對談的方式,站在整個設計產業鏈的高度,以設計的觸角去探尋它與材料之間的關聯。一個設計作品往往凝聚了設計人對于這個項目本身的思考,作品無好壞之分,但當在設計中帶入對在地文化的思考,提煉其文化內核,并以現代的手法呈現,將賦予設計更多的社會責任。設計情懷與商業訴求只有很好地平衡起來,我們的設計行業才有可能往著更加有序而良性的方向發展。作為設計媒體,我們也希望以平臺的視角,多元貫通,輸出觀點:鏈接和融合一定是未來的趨勢,打破壁壘,整合信息,繼而轉變為自身的DNA,這一沉淀、凝練、升華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

        精彩觀點節選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陳昆明

      深圳市雅度空間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創始人兼創意總監

        設計是一種既感性又理性的工作,做方案時需要感性思維,而落地時則需回歸理性思路。我做設計時會著重關注兩點:一是感受自然,例如思考如何用當代的工藝去演繹傳統的自然材質,使之運用于現代的空間設計之中;二是體驗生活,設計源自生活,生活方式始終隨著不同年代而變化,我希望做一個踐行者,從中汲取經驗并融入設計之中,讓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在我很多的設計中,其實項目本身就自帶獨特性,而我只是運用一些設計手法,然后留更多空間讓觀眾去體驗和解讀。我很贊同要弘揚文化自信,記得我剛來深圳的時候很多空間都效仿歐美風格,這種生搬硬套的空間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不夠自信的現象。如今通過設計師和媒體等多方的引導,大家會更關注我們自身的文化符號。不斷地挑戰自我也是一種承啟,從過去的自我到未來的自我,這就是一種承啟。


      陳柏輝

      瑞坤國際—正方良行

      合伙人、設計總監

        前兩天去廣州設計周,我看到了許多材料品牌展廳。在場館里逛的時候,如果展位上沒有標注什么品牌,都只是擺放磚的話,我們可能都認不出來是哪個品牌。設計也是如此,如今我們看到的很多作品,都趨于同質化,在設計手法和造型上都很相似,不一定有讓人印象深刻的設計標簽。這是我觀察到的現象,對此感受較深。

      鄧宏樂

      中深建設計總院院長

      香港Losaint樂山設計董事長、總設計師

        我認為設計師不單是解決問題,設計首先應考慮功能性,其次才是美觀性及文化性。人們常說文化是酒店的靈魂,但是怎么去做酒店的文化呢?我認為應當把當地印象、在地文化融入到設計當中,才能做出差異化。“承”,首先是師承,我們當年學設計,都是從學習、借鑒到慢慢形成自己的主張和設計表達;第二是技術、方式方法的傳承,包括非遺文化技藝等,它們亟待被活化、實現自我造血。“啟”則指向未來,我們做的是現代設計,只有抓住文化精髓,保持獨立的設計思考,才能做出好的設計。

      韓松

      深圳昊澤空間設計創始人

        “設計中的承啟”這個主題跟我們公司的理念特別吻合,所謂的“承”就是回望傳統,所謂的“啟”就是面向未來。未來的社會肯定是多元化的,有無限的可能性,我們今天面對的難題和問題其實是一個我們如何處理信息的問題,“承”和“啟”可以結合在一起,我們應該有一個多維度的看法,壁壘和邊界應該被打破。設計是解決空間問題,設計師應該是一個粘合劑的角色,把各種功能以一種合理的、有趣味的、優雅的或者更加詩意的方式去詮釋。回到技術層面上來說,技術需要有極強的包容性,可以讓受眾做微設計或微創意調整,這可能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黃圓滿

      埂上設計

      聯合創辦人、設計總監

        疫情前我們團隊去了一趟意大利,發現一些當代的建筑師們也在意大利找到自己的承啟,例如羅馬的萬神殿就是很多建筑大師們的必看之地。我們來深圳的時候,也是在前輩們的經驗中學習做設計,這也是一種承啟。設計沒有好跟壞,只有我們可提供給未來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我覺得“承”的部分還要在前人留下的瑰寶及當下生活中學習,“啟”還要發一點力。陶瓷也是一樣,希望有機會能跟品牌方一起設計、創造一款材料,做成建筑、室內用材也好,抑或是制作成藝術裝置,它所指向的是不確定性、未知與多樣可能。


      黎汝讓

      新明珠集團營銷管理中心第三營銷中心總經理、格萊斯瓷磚品牌總經理

        今天來到“設計中的承啟”沙龍,我們怎么“承”,怎么挖掘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靠在座的每一位設計師的碰撞,設計師都是有差異化的、個性的。設計師結合當地的文化,通過建筑物的外立面來表達訴求,怎么把古文化結合現代人的需求,又不丟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這個就是創意。我們在眾多的品牌里面怎么突出自己的個性,格萊斯把香云紗作為突破口,這個也是非遺文化傳承,也是響應國家的提倡,結合傳統文化,賦能瓷磚產品。


      林曉霞

      新明珠集團第三營銷中心市場總監

      格萊斯瓷磚市場總監

        香云紗瓷磚在我們整個產品線里面走的是高端的路線,我們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設計師活動,推薦給設計師,看這個產品是不是真的是能夠運用到設計師自己擅長的空間里面去。產品跟設計端的融合,我們一直在做,使用才是最好的傳承,希望推出的附加文化價值的產品是能夠真真切切被用戶使用的,實現古為今用,這些產品是基于我們自己對文化、經典的理解。我們在做產品研發的時候,什么樣的產品是設計師用得得心應手的,是我們關注的核心。我們更需要細致地觀察,賦能整個空間的美感和實用性,我們在這方面也是一直在努力。


      向凱

      深圳市菓爾空間設計有限公司

      創始人、創意總監

        關于選材,一種是有設定的去找材料,一種是不確定的找材料,設計的過程當中是帶有思想,但是在找材料過程當中會發現很多的驚喜,賦予自己作品一些新的能量,這些都是不矛盾的。關于承啟的概念,我覺得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材料應該有很強的切換能力,一種是謀事的范疇,還有一種是造物的范疇。在推介的過程,產品提煉的過程當中有哪些故事、深度、感動,怎樣運用、如何解決功能性問題,吃透這些問題比較關鍵,首先要打動設計師或者是跟隨你們一起去創造,這樣才可能會有更多的驚喜。企業不是單一做材料那么簡單,傳承只占了承啟的一點點,材料也好、設計也好,要做出一個系統來給民眾去選擇,這樣才會更有意義一點。


      賴斌

      格萊斯廣東大區銷售總監

        我們還做出了很多產品來進行延伸,如跨界融合的香云紗瓷磚,我們也有在合作一些小型試點,因為每位設計師老師接受項目的時候,針對項目的色彩要求、產品要求都存在不確定性,我們現在是走到前面,去做獨特化,我們可以先做一些未來的產品,譬如設計聯名款,一起共同探討,往哪個方向發展,哪個色系是更加適合的

      歐炫楓

      格萊斯廣東區銷售經理

        我們在2018年跟西樵非物質文化傳承技藝的傳承人張紹景先生共同合作打造香云紗瓷磚。我們要把文化傳承,有文化底蘊的產品才能源遠流長,設計感帶進去才會有故事的展開性,產品設計才有靈魂。在瓷磚行業里,格萊斯是獨有的跟香云紗做跨界融合的品牌,我們把香云紗進行文化傳承,用香云紗布藝與瓷磚結合起,共同傳承下去。

      徐慶良

      瑞坤國際—正方良行

      設計首席設計師

        我從業20年,15年在佛山度過,2019年進入深圳市場。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強調模糊邊界的概念,所以不管在哪個城市做設計,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跟創造力。我讀的是建筑相關的專業,所以我一直嘗試用建筑設計的方式來做室內設計,堅持用構建的手法來完成空間,而非裝飾空間。我認為只有清晰地保持自己的設計邏輯才不會在信息化的浪潮里受過多的干擾,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在面對各種現象時保持自身的獨特創造力。另外,我認為設計沒有必要背負太重的文化包袱,文化是肯定需要傳承,但是不要刻意地傳承,我生活在佛山十幾年,這里的文化已滲透進骨子,本身就是我的日常。佛山企業在現代化推進的商業邏輯中,更多考慮的可能是市場接受度,設計師個體的想法不一定不能代表市場,但是近幾年有些企業也愿意為一些不被市場接受的設計而買單。我們抗拒的東西往往就是我們的盲點,所以我覺得在面對承啟的問題上應該解放自我,包容和接納事物的變化。

      辛軍

      辛視設計創始人

        我認為想要將傳統文化傳承,需要更多釆用讓當下年輕人感興趣的方式,傳承不是直接把傳統搬運,而是需要文化的精神表達。好比現在的茶飲市場,就是把過去認為傳統的茶轉變成小年輕都愛喝的茶,使喝茶日常化的概念。設計也是一樣,我們可以把傳統文化用當代的手法融入設計,再融入生活。另外說到創造力,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創造力DNA,做自己喜歡的,用自己擅長的一面去創造,做到極致,就是好的創造力。

      朱海博

      朱海博建筑設計事務所創始人

        我看到“承啟”想到的是承上啟下,承前啟后,我們是在中間起到橋梁的作用,把市場跟專業,專業跟生活進行銜接,也有跟歷史、現代或者是傳統、未來進行銜接。我們在做項目的時候都會遇到各種糾結,如何能夠在尊重地域文化,尊重本身業主喜好的前提下,做出設計師想要的追求,這往往是非常困難的,要擺平方方面面的想法,這都是需要承啟的,這也是設計心理學的東西,不僅是一個情緒化設計、工業造型或者是建筑,涉及到更多的是一種協調溝通。


      張鑫磊

      深圳市大森設計有限公司

      事業二部總經理、合伙人

        蘇州園林可以說是中國建筑最好的形態,在過去一個匠人要營造一處園子,可能會來到這個園子跟主人一起住好幾年,共同討論溝通,因此可以把一些已經成型的理論在園子里面盡情發揮。但就拿這幾年的地產項目來說,不可否認帶動了很多設計公司,而發展迅速也帶來了一個致命問題,大家沒有時間去思考,極短的交付周期讓有些環節變得本末倒置。如果想讓你的設計保持獨創性,那就需要真正的精神內核來支撐,這包含了你對歷史、傳統、古典等層面的認知和理解,這才是真正的設計取之不竭的源泉。在這個碎片化的互聯網時代,也許時常能汲取到一些能讓你觸動并運用于空間之中的點,但這絕對不是一種常態,要想持續發展和保持創造性,一定是要深挖真正精神內核的東西。所謂精神內核,我總結了三個方向:東方的、西方的、當代的,其實不管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都是古典、經典且傳統的,而當代的需要有自己的設計方法論和獨特性,找到適合自己的比例跟元素。還有關于設計力量的承啟發展,我們可以用現有的經驗幫助年輕人盡快成長起來,這也是讓國內設計行業持續拔高和發展的一個關鍵點。




      ▲ 活動花絮

      ▲ 活動合照

        由MD現代設計,常青藤設計師俱樂部,格萊斯瓷磚聯合發起的“設計中的承啟”沙龍活動深圳站就此圓滿落幕,經過對議題的探討,不難看出,在未來,鏈接和融合是必然的趨勢,需打破所有的壁壘。無論是接受各種各樣的信息,或是將信息整合變為新的DNA,這個轉變的過程非常重要,它將賦予“設計中的承啟”更深層次的意義。

      再次感謝所有嘉賓

      期待再次相見!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