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2007年到2014年,中國建陶產業一路高歌猛進;自2015到2017年產量開始趨于放緩;2018年后進入下行通道;我國陶瓷磚產量跌破100億平方米。之后,2019年陶瓷磚產量繼續在下行通道持續走低,,達到82.25億平方米。據權威機構作出預測,2020年整個全國陶瓷產量下滑15%到20%,大概是在70億立方米這樣的區位;是由于受疫情黑天鵝的影響。這也將直接導致世界瓷磚消費量下降,據意大利建筑陶瓷和耐火材料行業協會研究中心預計,世界瓷磚消費量下降,高達9.7%。到2021年恢復5.2%。盡管如此,仍不足以彌補2020年下降的比重。

2020年,部分行業內人士還特別沮喪地談論著瓷磚未來的總產量,有可能從100億平方米逐步跌到50-60億平方米左右,才會漸趨于穩定。但巖板以新型材料進入家居行業,給建陶產業帶來新的上升空間。一是,把巖板作為陶瓷磚品類用于傳統渠道,以目前中國的陶瓷產能計算,巖板占比10%,就有8億㎡/年。二是,跨界到家居,廚電,衛浴等泛家居領域,產能是成倍往上翻。整個建陶行業大概4000多億產值,而單家居領域一項就有7000多億的產值,建材和大家居兩大市場的疊加,讓建陶產業重新回到超100億平方米的巔峰時代,這種可能性似乎變得愈來愈真實。
3-5年以后,如果只賣瓷磚,在市場上或很難生存。現在整個泛家居都往多品類集成、整體方案靠攏。現如今巖板品牌應加快產品迭代更新,在產品設計上,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進行相應的更新迭代,打造用戶剛需品。把產品真正做好,市場總是有它的需求點的,但隨波逐流是絕對不會有出路的。從來都不缺便宜的產品,但是那往往是沒有價值的便宜,只會加速淘汰的邊緣。未來,不論是整體裝配式還是精裝的需求是不斷往上走的,在家居不同空間空間的打造上,需要有不同精裝設計以及與智能單品的有效融合,實現一體化的設計,從而提升家裝效率。
在小編看來,陶瓷行業是一個沒有寡頭的行業,而將會是一個個性化的行業,2019年的行業趨勢是,企業的品牌集中度會提升,但并非一定是瓷磚方面的增長,而是10到20億的陶企增加品牌集中度。整個行業從制造端到銷售端和市場端都會面臨著很大的改變。代理商現在的角色主要是銷售商,日后會往平臺服務商方向去轉變,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精裝、整裝、全裝深度影響著陶瓷營銷模式,經銷商體系仍然是陶瓷營銷的主流體。正如家居業現處品牌集中階段,尚沒形成品牌寡頭。對于未來,還有很多機會。
即使在疫情之下,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去做最有競爭力的巖板產品;2020年巖板市場依然高速增長。且行業內人士認為,我國巖板生產線可能很快向300條進軍,其中產量的60%以上將消化在石材、家居、家具等領域應用。巖板很好,但是要讓它成為大趨勢,需要我們改變這個觀念。當然不是說在傳統渠道沒有成效,但發展起來始終受限;如果不把巖板當做功能產品,乃至用定制思路推廣,學習與創新是走出市場不景氣,沖破企業發展層層迷霧,獲得新市場增量的唯一路徑;只有突破自我,走出來,去學習,才有可能實現爆發性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