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房產新政策,房子已嚴重過剩?聽聽房產大佬怎么說

      / by 網絡 瀏覽次數:

        1、房子到底夠住嗎?

      (圖片來源網絡)

        這個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可是似乎都總是討論著就跑偏了,說不到點上。

        這次官方正式發布住房數據:7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

        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9平,比1978年增加32.3平;

        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7.3平,比1978年增加39.2平。

        1978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積僅有6.7平方米,1998年增加至18.7平方米,而到了2017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已經上升到36.9平方米。從數據上看,住房成果還是很明顯的。

        但是一提人均似乎大家意見都很大,可以理解,畢竟誰也不想被平均。對國家而言,需要測算出總量和人均,這是直接影響到國家決策的重要參考指標。于個人而言,長遠來看,政策的調整也會惠及民生。

        2、重要轉折點

        可是現實就是現實,幾乎沒有誰嫌自己的房子大和多的。

        這也就成了一些專家忽悠百姓,房子不夠住,房價還得漲的依據。他們認為中國14億人口足以支撐房價的上漲,因為有住房需求就會刺激房地產發展和房價上漲,任澤平和李鐵說得比較多。

        動不動就說他們進城第一件事就是買房。可我想問,誰給他們買?買了房之后又怎樣?但凡稍微有點頭腦的農民也不會不考慮這些吧。

        剛才也說了,國家統計出來的數據我們先不要過多地去解讀,甚至對號入座,我們更應該從這個數據中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的房地產真的到了一個重要轉折點了。

        雖然現在很多人的住房問題依然是個大問題,但是從總趨勢來看,我們的重心已經不在大拆大建,大規模發展房地產了。

        3、其實房子已經夠了

        前段時間,地產大佬潘石屹表示,20年前,中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只有5.7平米,舒適度不高,因此,房地產是剛需。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均住房面積已達到37平米。

        到今天為止,無論是住宅地產,養老地產,旅游地產,都不是剛需了。從5.7平米增加到37平米,這個年代已經過去了,這個是我對中國房地產的一個基本判斷。

        有專家認為目前中國目前房子可住34億人,未來蓋得越多,房地產問題越大,高房價已經越來越得不償失。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也曾表示,“房子真的蓋夠了,我搞了一輩子金融,現在買房也賺不了錢了,你現在買不就是高位接盤了嗎?“

        另外中介大佬左暉也表示:“中國人今天已經不缺房子了,基本已經解決了房子的居住問題。從全國的戶房數量來看,房數已經超過了戶數。所以我們今天的核心問題在于,房子的分布上不夠均勻。我國住宅房屋的供應分布和人口地域分布,實際差異是非常巨大的。”

        4、該如何分配?

        說中國人不缺房子了,其實可以理性理解,說的是整體,而不是個體,沒必要去較真,對于個人的意義在于國家將會全盤考慮,房地產的重新定調問題。

        近期官方表態,繼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特別是這是首次提出,標志著房地產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當前房地產市場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大拆大建成為歷史,隨著長效機制的不斷完善,房地產市場將來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如果沒有對房屋人均居住面積的統計怎么會做出這樣的決斷?

        那接下來,沒有房子的該怎么辦?

        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將滿足所有人都住有所居。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房子總量不缺,該如何去調配?

        既然專家說到,是因為分配不均,除了地域分配不均,那就是人口分配不均。有人多有人少。

      (圖片來源網絡)

        5、讓房子流通起來

        潘石屹說,整個房地產市場的流通率是1%%左右,房子都沒有流通起來,都在庫里躺著呢!

        蓋再多的房子恐怕也不夠人人都有房住!該如何讓多余的閑置的房子推向市場,這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

        人均住房統計出來了,房子總量也不缺了,接下來該怎么辦呢?那就是通過一定的財稅機制倒逼多余的房子入市,至少別浪費,流通起來。

        在這樣的預期下,房價還會怎樣?是漲還是跌?其實毫無懸念,房價大漲時代結束了,未來難免會看到一些城市房價穩中回落,但是無論是漲還是跌,都不會有大的波動,因為大漲大跌都不是穩定。

        6、人民日報微評

        無論重申“房住不炒”,還是首提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傳遞出鮮明信號:炒房,此路不通,炒房客早該涼涼;而那些圖謀撕開調控口子的機構,也別幻想靠房地產刺激經濟!

        人民日報表示:

        未來樓市走勢一:“穩”不會變,穩定是必須的,大漲肯定不是穩定,暴跌也同樣不是穩定;

        走勢二:“嚴”不會變;

        走勢三:“緊”不會變。

        所以不會讓房價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也就是說購房者不用擔心未來房價還會大漲,但是也要相信,房價過快下跌基本上也不會有,因為那也不是穩定。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