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市場需求下降,由產品主導轉向消費者主導,陶企會基于消費者喜好進行產品設計,力爭最大限度滿足消費需求,創新漸顯疲軟之態。同時,為了盈利和賣點,也會“借鑒”銷量好的陶瓷設計,加劇陶瓷產品同質化。
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李光斗在《關于中國品牌,黨和國家領導人都說了什么? 》一文中提到,“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多的變化。相對于低價,人們更注重品質和品牌。未來的中國要在產品的創新上下功夫,而不是簡單的模仿和復制。”
一直跟隨別人的腳步,只能無限拉近距離;想要超越,需得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

(圖片來源于網絡)
創新意識促使創新行動
我國陶瓷發展速度快,生產工藝、制作設備、產品質量與世界一流陶瓷品牌相比,差別不大。但是在產品設計方面,未能完全實現自主創新,大大限制了陶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李光斗先生提及,“中國企業制造能力很強,但由于長期處于代工模式,制約了企業的創新意識,造成高制造,低創新的情況”。
意識決定行動,陶瓷產品創新,陶企具備創新意識是關鍵。陶企要正視創新及創新的重要性、價值性,對企業創新樹立正確的態度,并在這種態度的催動下規范和調整企業行動方向。具備創新意識有利于陶企開放思想格局,打破墨守成規的固化局面,找到創新點。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廣”,陶企創新不能只是領導人或管理層想當然般的提出幾個改進建議,而應集結整個公司團隊的智慧。員工是直接接觸陶瓷的第一線,對產品生產和機械設備熟悉度較高。陶企可實行員工創新獎勵政策,以激發員工創新意識,并認真對待員工所提出的好點子,加快推動陶企走向創新之路。

(圖片來源于網絡)
創新產品新功能 推出新品
隨著經濟水平增長,人們追求高質的生活品質。陶瓷作為主要裝修材料,性能不斷完善,各個方面迎合消費者實際需求。
曾任美國沃爾瑪公司總裁的戴維•格拉斯說過,“嶄新而令人激動的時髦產品是絕對短缺的”。陶瓷市產品同質化嚴重,消費需求趨向個性化、便捷性,陶瓷產品創新,需對準消費需求痛點,找準方向,并不斷堅持。
近幾年,功能性瓷磚異軍突起,負離子、超耐磨、抑菌、石墨烯、除甲醛等等功能性瓷磚不斷涌現。市場消費需求改變,品質要求提高,原先不被看好的功能性瓷磚開始凸顯產品優勢。早在2005年便有陶企生產負離子瓷磚,經過多年的研發升級,推出的負離子瓷磚性能更穩定、更完善。功能性瓷磚在遇冷十多年后再度被市場重視,堅持研發功能性瓷磚的陶企將更能抓住消費者的視線。
在整裝、精裝市場發展迅速,陶企資源整合趨勢加強,與上下游行業合作加深。產品是狙擊消費者的主要方式,未來,功能性更強或是具備的功能更多的瓷磚,將更具優勢處于需求風口,在陶瓷市場大放異彩。
此外,陶瓷使用時期較長,產品銷售更突出售前服務。陶企可優化售后服務,即在消費者購買產品時,詢問是否接受公司電話回訪,并說明回訪的原因及內容。一方面征詢消費者意愿,以免消費者有電話騷擾之感,降低企業好感;另一方面也可記錄陶瓷實際使用情況,還可咨詢用戶對陶瓷有無改進建議,有利于優化陶瓷性能。
創新意識催發創新行動,創新產品帶來實際消費需求,陶企走創新之路,方可嶄露頭角,逐鹿陶瓷之原。
(來源:美家網,轉載請注明出處。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