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企業表示,元宵節后將迎來真正的招聘“高峰”和“搶人”大戰。就現場情況來看,現場求職者以70后、80后為主,90后新生代工人較少見。如今,不僅僅是家具行業,“招工難”、“年輕人少”也讓很多陶瓷企業十分頭疼。
供需不匹配,衛企陷入招工難
據統計,2017年大學畢業生規模逾795萬人,而企業職位卻有所縮減,這使得今年的就業形勢頻頻升溫,號稱“史上最難就業年”。在這種情況下,包括陶瓷在內的家居建材行業卻出現了勞動力供不應求的情況。北京某人才市場負責人表示,從就業市場整體上看,目前人才供需落差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嚴重,就業難更多表現在結構性失衡上,供需不匹配才是就業難的深層次原因。
不少陶瓷生產企業以及銷售企業存在兩大現象非常明顯,一個就是該行業陶瓷三十歲以內的生產人員非常少,而另一個現象則是做銷售的基本上都是女性,因為男性銷售者追求的是越來越高的銷售量,在陶瓷行業銷售困難的階段能夠保持以往的銷售量就已經算不錯的了,更別說將銷售量繼續提高到一個新的數字。
產能過剩,陶瓷借營銷攻堅市場
近年來,陶瓷企業在產品方面出現的雷同度已經嚴重影響了各個企業的發展,而人才危機的加重更是令企業無法集中注意力做生產和銷售,企業也因此變得精力渙散而無法良好地維持下去。為此,只有需找新模式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今天的陶瓷行業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陶瓷產能過剩、企業數量急劇上升、產品嚴重同質化等問題已經使陶瓷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陶瓷產品已是供過于求,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白熱化,小編認為,企業要爭奪市場份額需要施加一些營銷方法才能湊效,培訓活動等有效提升營銷技巧的方法油然而生,培訓活動成為企業攻堅市場的有效方式。
勇于實踐,陶瓷開啟人才保衛戰
時下一些先知先覺的陶瓷企業已經開始在這方面進行了實踐,這些企業試著和一些科研單位進行合作。陶瓷企業聯合科研單位將獲得眾多益處,這不僅對于產品有利,而且還能夠解決企業面臨的日趨嚴重的人才危機。
此外,越來越多的職業經理人認同陶瓷行業發展的空間,而廠家也越來越認同跨行業職業經理人帶來的價值是經驗主義所無法替代的。近年來在一些陶瓷品牌出現了資深的行業經驗主義者與來自其它行業的職業經理人并肩作戰的戰略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