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獎&十間坊實戰賽作為中國青年室內設計最具影響力的兩大賽事,它將中國室內設計的賽事發展推向新的高度。賽事突破原有的設計獎,深入產業鏈,著重實戰賽,為全國青年設計師提供一個顯性設計價值和成長的平臺。
截止11月18日剛剛烏鎮落幕的BE REAL王的盛宴——芒果獎&十間坊實戰賽全國頒獎盛典,賽事自2014年發起至今成功舉辦了四屆。行業生態、利他共生,匯聚資源,是怎樣的初心讓芒果獎&十間坊實戰賽發起人廖瑋女士一路堅持下來呢?尊重原創、拒絕套路,實戰真實、導師智慧,設計自信、青年現象,她是怎么理解大賽背后的意義的?陶城報、今日設計、陶瓷資訊的記者群訪了廖瑋女士,我們一起來聽聽大賽背后的故事。

記者:舉辦賽事,您的初心是什么?
廖瑋:兩大賽事的創立初心,和我們今天反復提到的本心一致。我從事室內設計媒體工作十五年,從工作之初接觸名師乃至全國室內設計師,到現在身邊朋友也都是設計師了,感受到他們的痛點。設計行業的酸甜苦辣,我聽見、看見并遇見。在職場十年之后,我思考一個問題:設計師是怎樣的一群人?經歷過什么?最終會走向哪里?當然這個問題并非個人能解決,只是作為媒體人有份責任,想要去做點什么。最開始就是出于這個想法。
記者:此次頒獎盛典選址烏鎮,有什么樣的目的和意義?
廖瑋:大家知道,千年烏鎮,東方水鄉。早前,我來過烏鎮,是比較喜歡的一個地方。這里東柵、西柵開發成功,是一個商業旅游典范。基于馬云爸爸,國際互聯網大會選址于此;我喜歡話劇,每年十月都有關注烏鎮戲劇節。既然十月是戲劇節,十二月是互聯網大會,那我們考慮十一月可不可以做室內設計頒獎?吸引我們的更有普里茲克建筑獎獲得者王澍先生的新作“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著名建筑師姚仁喜的作品“烏鎮大劇院”,和“木心美術館”。烏鎮的自然人文、科技商業、建筑藝術等等極富魅力,選址于此不言而喻。
記者:如今,越來越多的陶瓷品牌和機構合作舉辦設計師活動與賽事,那么芒果獎如何保持其領先地位呢?
廖瑋:我們在進程中沒有去爭什么位置,當然你只要走這條路,勢必就會被比較,這不可避免。過去的頒獎盛典以及今天頒獎現場,對公司和我而言是一個產品也是作品,它既有商業又有情懷。單就賽事而言,學術和商業的高度與平衡是我們所追求的。“真實 個性 紀錄 發現”是賽事宗旨,賽事屬于文化創意領域,面向青年設計師可以做得好玩,符合時代性。其實做一個設計師賽事或一場活動,不是那么地商業味,不是那么地苛求短平快,不是那么地急功近利,并沒有想象中的困難。對于這個賽事我們可以領先的,只須做到回歸本質。
記者:賽事每年都會挖掘出一大批優秀的設計師,除了通過參賽提升價值之外,十間坊還為設計師提供了哪些學習、成長的項目?
廖瑋:其實芒果獎和十間坊實戰賽這兩個賽事,有不同之處。芒果獎是一個實景設計賽事,人文主題。十間坊是另一個實戰設計賽事,崇尚成長。每年全國海選100個80后設計師的毛坯家公裝項目開賽,名師評委工地或圖紙指導,全年媒體跟蹤報道和全程圖文視頻紀錄。為何做這么重度的實戰賽?就如設計師們打趣說,室內設計賽事都是實景照片比拼,變成了攝影師賽事,以照片效果取勝。這是我們行業存在的過度包裝和過度渲染導致的不真實問題。十間坊實戰賽三年前創立,直面設計痛點。
十間坊公司是媒體基因,順其自然創建了芒果獎、十間坊實戰賽兩大賽事,今年我們陸續發起了導師實戰賽和創意空間手作賽,毋庸置疑賽事是核心業務。第三個業務板塊是設計教育,2015年實戰賽創建的同時成立了成長學院,至今舉辦了8次意大利、德國、北京、香港、深圳等國內外設計師游學、開設了59次線上下課程。成長課程,線上每周三晚20:30-21:30賽事導師評委開課,組委會陪伴并學分制督導。
記者:十間坊和設計師陪伴打賽,想必在品牌和設計師合作方面更有心得,最后說說如何良性合作?
廖瑋:品牌也知道,對于每一個設計師和設計公司而言,最重要的兩點:一是作品,設計師要有生存和發展空間,是需要設計交付水平的。但凡有單還有選擇權的設計師,一定是有圈層知名度的,尤其在客群。他必有代表作,甚至獲獎了有成名作。能否一舉成名且持續成長向上走,是設計師和我們行業人士考慮溢價合作更需關注的,否則屬于透支,即惡性合作。第二,設計師要有實力,無論是技術能力,還是公司實力,乃至圈層影響力。這是設計師的生命力,無論哪一點都需要設計師付出十年如一日的艱辛和對事業的熱忱乃至設計的狂熱,我們和品牌、經銷商常說你們是設計師的商業伙伴,良性合作是雙方都需要和存在的。
單論設計師技術差距,過去存在地域城市、經濟發展、消費觀念和客群實力等導致的設計理念、技術、標準、配套等鴻溝。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伴隨著消費升級,鴻溝存在但也不斷縮小中。反而,設計師的格局、眼界、經歷,學習能力、圈層學術氛圍、商業驅動等等軟硬件的綜合,直接制約著其走多遠。我們通過實戰賽每年跟蹤100位設計師和100個項目,紀錄他在項目過程中經歷了什么,供應體系可以怎樣配合支持,商業價值需要怎樣體現和提升是看得比較清楚的。
賽事每年舉辦各大賽區活動,年終頒獎盛典收官再啟動第二年賽事。各賽區城市活動,是綜合設計師成長需求和賽事賽制落地的,都有體系。過去我辦過百場活動,辦過單場過萬人活動,知道活動重點是商業更是人,是臺上下所有人。組委會從不陷入有點意義的活動本身,而是圍繞更有意義的出席活動的人。我們一直想要清楚的告訴設計師你來干嘛,謝絕沒有成長想法、沒有拼搏勇氣、沒有商業價值的設計師。作為設計師推手,擔心過這樣真實裸露呈現是否會對設計師群體發展不利,對品牌和經銷渠道助推會不會有反作用。的確,有過障礙甚至很大,但是我們都勇敢的面對了自己,也收獲了超過預期的回報。今年頒獎主題BE REAL做最真實的自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