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2016就只剩下最后十幾天,今年的愿望清單實現了嗎?
今年北京樓市已經進入逢地必王,逢宅必豪的頂豪廝殺之年。站在年末,我們回顧這一年時,少不了對豪宅市場做一個簡單總結。
豪宅成交破紀錄
隨著北京新房市場全面豪宅化,地價房價結構性升高,豪宅的成交情況較往年實現翻番。
以下是某研究機構統計的,今年前11個月,北京市各總價區間的豪宅銷量、成交額較去年實現的上漲情況:
總價1000-2000萬豪宅:成交4015套,同比上漲105%;成交金額544.07億元,同比上漲107%。
總價2000-5000萬豪宅:成交1488套,同比上漲137%;成交金額424.29億元,同比上漲135%。
總價5000萬以上豪宅:成交193套,同比上漲27%;成交金額150.08億元,同比上漲34%。
可以說,頂豪迎來了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說壞,因為不論從項目數量還是產品品質來看,目前都正處于一個史無前例競爭激烈的行情;說好則是因為受眾對于北京豪宅的價值認可已經大大提升。
大打概念牌
正是因為北京進入遍地豪宅的時代,以往關于豪宅的那些傳統的營銷手段不再夠用,為了突出重圍,開發商也是用盡了奇招,營銷戰從年頭打到年尾。
時尚、科技、藝術、禪意、巔峰、中式傳統文化,各種頂豪定位輪番登場,發布會也是一場比一場更大場面,太廟、水立方、國子監,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開發商辦不到。
頂豪們取證難
年中有多火熱,調控后就有多冷清。隨著930新政落地,市場一夜陷入沉寂,那些恨不得上天的宣傳廣告語都被開發商悄悄撤下。
為了控房價,北京諸多新房頂豪在建委獲取預售證過程中,均遇到困難,導致營銷節奏受到影響。
一在年底入市的頂豪項目營銷總監告訴房小評,該項目向建委3次調低報價才獲批預售證,最終開盤價格已經觸及利潤界限,所以無法給予購房人更多優惠。
“要么就調低價格,要么你們就別開盤了。”這是官方給開發商的回應。
上述開發商因為拿地較早成本較低,所以有調價空間。但是這兩年的地王項目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地價成本頂在高位,調低價格只能做虧本生意。
所以,你會看到有些頂豪從年初開始宣傳造勢,結果到年底還沒開盤。
121社區
但并不是每個頂豪都會被調控扼住咽喉。房小評最近參觀了幾個在調控風暴里實現熱銷的頂豪樓盤,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也許營銷陣仗不需那么大,但是憑借前期精準的項目定位,過硬的產品品質和從用戶思維出發的生活方式變革,在市場的冰凍期中,依舊不擔心銷售情況。
比如東三環老牌豪宅山水文園下半年推出的第三代升級新品,就闖入北京市2000萬和3000萬級城市頂豪銷售額的前三甲。
五張牌實現121生活
山水文園最大的優勢,大概就是從業主角度出發,解決生活痛點。健康、綠色等概念,不少開發商都在實踐,而山水文園大概是北京唯一一個明確把業主長壽作為目標的社區了——“121長壽社區”力爭讓每個業主,享受121歲的高壽高品質人生。
空氣、園林、住宅、社區、服務,一切的工作都是圍繞這個目標來進行。
全無霾生活
在北京,第一個你認為會影響長壽目標的因素是什么?霧霾!
為此,山水文園為業主打造了一座四季大堂,以“生態、低PM2.5、具有鄰里氣氛”為主題,業主踏入山水文園的第一刻即開始感受健康生態的生活環境。社區內所有住宅、所有房間全部使用新風系統,力保業主在小區中呼吸全無霾的空氣。
“綠色奧斯卡”園林
社區園林采用圓明園造園理念,融匯中西園林精粹,使社區園林水化率達到40%,成年樹化率達12%。在北京城區,深受城市擁堵污染困擾的業主,一旦回到山水文園的社區,就可以感受到自然綠色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山水文園憑借出色的園林打造,連續2次斬獲有“綠色奧斯卡”之稱的“國際花園社區全球金獎”。成為繼1996年設立此項大賽以來,全球首個連續兩屆獲金獎的項目。
舒適度第一
在土地日益昂貴的今天,物盡其用已經成為豪宅的趨勢。而山水文園則抱著居住舒適度第一的原則,同樣的面積,其他開發商也許能做四居,那么山水文園會選擇做三居。其他開發商也許能做三居,那么山水文園會選擇做兩居半。
從項目的設計定位開始,山水文園瞄準的是那些實力雄厚,更渴求舒適生活的都市峰層人士,并把這一要求發揮極致。一切只為提升業主身體和心靈所享受到的舒適感。
醫療問題全途徑解決
除了通過社區環境的健康化來為業主提供綠色生活,山水文園更向業主提供24小時可穿戴設備,以及北京各大三甲醫院綠色通道等方式,為業主擺脫“北京看病難”陰影。
同時,在飲食、保養、心理等多方面,提供預防類健康服務,讓業主于平日防患于未然。
終身管家照管貴族生活
為了給業主呈現如同貴族般的生活品質,山水文園聯手金鑰匙,提供終身管家匯服務。社區內配備9把金鑰匙,即9位終身管家,為業主提供13大類服務,360度照看業主生活。
不論是貴賓接待、快遞收發還是離家時的房屋托管、老人照顧、寵物托管等等,業主只需要記住一個號碼,即可放心地把生活交給終身管家,無論白天黑夜,風雨無阻。
頂豪市場高手輩出、新招不斷,但最終還是要回到全新的生活方式變革上來。用戶需要什么牌,就打出什么牌,尋找最契合消費者的定位。
你喜歡什么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