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需嚴重不足、成本過快上升和貿易摩擦形勢嚴峻這“三座大山”重壓之下,轉型升級成為擺在中國陶瓷企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在第120屆廣交會上發現,很多陶瓷出口企業都在通過產品創新研發、轉變生產經營方式等途徑主動轉型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及品牌知名度已經成為這些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
近幾年來,受國內勞動力成本上漲、全球外需持續低迷、各國貿易壁壘高筑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中國陶瓷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低迷,企業出口阻力重重。海關總署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陶瓷產品出口呈現低開低走的態勢,1月份出口額同比下降21.1%;上半年出口額同比下降14.3%;前9個月出口額為909.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8.1%。記者通過在第120屆廣交會上走訪部分陶瓷出口企業發現,國家相關外貿與產業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均比較到位,我國陶瓷出口陷入困境主要是外部因素使然。
長期以來,我國陶瓷產品憑借物美價廉的優勢,深受國外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喜愛,出口金額成倍增長。然而,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外需疲弱的背景下,多個國家為保護本國陶瓷企業的發展和應對危機,都增加了陶瓷產品的技術壁壘,以此保護本國企業度過這一特殊時期。
今年以來,全球需求疲弱狀況未見好轉,世界經濟延續低速增長態勢。海關總署最近對2600多家外貿企業所做的調查顯示,有67.6%的企業表示,國際市場需求不足是當前企業進出口面臨的主要困境。
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我國陶瓷出口需要越過外需嚴重不足、成本過快上升和貿易摩擦形勢嚴峻這“三座大山”。未來陶瓷產品出口價格和出口量或有回升,但不會出現很大的反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