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是家裝的重點工程,而衛浴潔具則是衛生間裝修的重點,可謂是家裝的“重中之重”。然而,近日記者在走訪市場中了解到,面對大大小小、國內外幾百個不同品牌的衛浴產品,消費者在選購時往往無所適從;一些不良商家甚至利用人們關注健康、注重質量的心理,用虛高的價格以及五花八門的借口來炒作概念,讓消費者如墜云霧。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選購衛浴潔具產品時,要有正確的方法,并要學會“排水”。
價格天壤之別
近日,記者在幾家大型家居賣場發現,各種品牌、檔次的衛浴用品琳瑯滿目,隨著消費者對衛浴間的重視,衛浴潔具的花費也隨之水漲船高。很多是廣東潮州、佛山、中山和浙江的一些廠家生產的浴具用品,也有部分上海和北京的品牌,每個品牌有高中低三個檔次、十多個品種的坐便器、浴缸、洗手臺和面盆。其中,標價數千元的潔具單品不在少數。國產名牌如東鵬、鷹牌、泰陶等平均價格在1000元以下,比較知名的美標、TOTO、科勒、吉事多等國際品牌產品價格檔次比較大,從1000元至5000元不等。
暗藏水分巨大
在幾家大型家居賣場,記者注意了幾家經營衛浴潔具的店鋪,所見都大同小異:店內的產品全部都可以在原來定價的基礎上打折,折扣范圍一般在7.5折到5折之間,有的甚至可以打4折。在一家產地為廣東佛山的“某某”牌衛浴潔具店鋪內看到,一個價目表上標注為2300元的坐便器,經營者稱只要1700余元就可成交。她說,這種坐便器為名牌產品,定價比較高,而且給的折扣不能太大,只能打到7.5折。隨后,記者只是隨便問了一句“最低能打幾折?”她便不假思索地回答:“7折。”
在另外一家店鋪內,經營者直接告訴記者,店內的坐便器、浴缸、洗手臺和面盆全部可以打5折。當記者問及“為什么不把打5折后的價格直接標在標簽上呢?”她的回答卻是:“現在大多數消費者都喜歡打折、講價,所以大家都把價格標得較高。”然而,記者在一些初級建材市場走訪時發現,一些衛浴產品的講價空間多在二三十元間,如一個節能型、虹吸式坐便器要價500元,最低售價480元,價格“水分”要比各大家居賣場小得多。
概念五花八門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一些表面看似相同的潔具產品,在價格上卻能差幾百元甚至上千元。某些店主解釋說,他賣的都是高溫陶,絕對是高溫無菌的產品,價格自然貴些。而便宜的是低溫陶,質量沒保證。至于什么是低溫陶、高溫陶,它們二者有什么區別,店主卻無法解釋。還有的商家吹噓,自己的衛浴潔具全部使用的是進口釉料,釉料的層數比國產貨厚不少,所以潔具的釉面光滑,容易沖洗,而且釉層厚才可保證是無菌的,且能自清自潔,長期使用能確保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消費者希望商家降低“含水率”
“大多數顧客對衛浴產品都不太懂,而商家把價格標得很高,還亂打折。搞得人暈頭轉向的,不知道怎么選了。我希望商家能統一折扣標準,最起碼不要相差太遠,以方便顧客比較、購買。”正在選購衛浴產品的顧客王女士對記者如是說。
“衛浴產品標價都太高了,有的根本都不靠譜,打折也亂打一氣。”正在選購坐便器的劉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衛浴產品的標價普遍很高,而且打折打得也比較亂,讓人分不清哪個好、哪個差,甚至不知道該產品到底值多少錢,很傷腦筋。希望商家在標價時都能靠個譜,起碼能讓消費者接受,以方便消費者選購。
購買衛浴四步驟
據銷售商介紹,市場上的衛浴產品琳瑯滿目,消費者在選購時要擦亮雙眼,可以通過“看”、“摸”、“聽”和“比”四個步驟,避免受誤導。
一看:消費者可選擇在較強光線下,從側面仔細觀察衛浴產品表面的反光,表面沒有或少有砂眼和麻點的為好。亮度指標高的產品采用了高質量的釉面材料和非常好的施釉工藝,對光的反射性好,從而視覺效果好。
二摸:可用手在表面輕輕摩擦,感覺非常平整細膩的為好。還可以摸到背面,感覺有“沙沙”的細微摩擦感為好。
三聽:可用手敲擊陶瓷表面,一般好的陶瓷材質被敲擊時發出的聲音是比較清脆的。
四比:主要是在考察吸水率,吸水率越低的越好。陶瓷產品對水有一定的吸附滲透能力,水如果被吸進陶瓷,會產生一定的膨脹,容易使陶瓷表面的釉面因膨脹而龜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