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記者獲悉,目前《淄博主城區南部區域發展規劃(草案)》(簡稱《規劃》)已經編制完成,將把主城區南部打造為淄博市態復興和創新發展的先行示范,范圍北起昌國路,南至省道102改線,東至旭灃路,西至張博附線,總規劃面積約125.5平方公里。
《規劃》將南部區域細分為6個產業片區,其中雙楊鎮新型產業置換區、孝婦河生態休閑產業區、中鋁生態工業實驗區都涉及陶瓷行業的規劃與調整,3個區域產業規劃內容讓業界認為,淄博產區目前正是循著當年的佛山軌跡,隨著《規劃》的逐步落實,必將帶動淄博產區生產模式、銷售方式、產品組成等一系列變化。
高科技無污染產業 置換陶瓷產業
規劃中6個產業片區,其中雙楊新型產業置換區、中鋁生態工業試驗區、孝婦河生態休閑產業區與陶瓷行業息息相關。
雙楊新型產業置換區,包括張博附線以東,淄河大道南側,孝婦河以西約22平方公里的區域,而傳統淄博產區就是集中在雙楊鎮。
《規劃》顯示以雙楊鎮建陶企業淘汰轉移和轉型升級為突破點,以中國陶瓷總部基地的建設為驅動力,快速推進陶瓷產業的高端化、創新化、科技化發展。而對于將搬遷關閉的企業土地和廠房設施等進行資源調配,一方面鼓勵向陶瓷產業鏈高端服務性環節提升,另一方面也積極吸進高科技無污染的新型產業進駐置換。
與此同時,暫時保留的企業也并不代表絕對的安全,《規劃》中表示對該類企業將實施加強監控,并作出遠景替代計劃。此外,對該區域引導產業設定為,與總部服務相關的商貿交易、會展銷售商業服務,科技研發、生態型高新技術產業研發、無污染產業等。
事實上,進入2016年,淄博產區無論是生產廠家還是貼牌商,絕大多數都大倒苦水表示沒有安全感。而記者采訪中,企業負責人也經常提到“這么大動靜,是不是要驅逐這個行業。”而一旦真的現有陶瓷廠家僅剩下最初公示的20家就地保留企業,多數貼牌商均表示,如果不能滿足銷售需求時,可能就將生產安排到外產區,但展示基地還留在淄博。這個想法和《規劃》中顯示的“與總部服務相關的商貿交易、會展銷售商業服務”較為一致。
中鋁生態工業實驗區 重點發展高檔建材
而對于產區及外界一直關注的中鋁工業園,《規劃》中也有涉及,規劃范圍為湖南路以東、旭灃路以西、省道102以北、邊灃路以南20.63平方公里(30000畝)區域內。
從《規劃》中可以看到,該區域無論是定位還是引導產業首先強調的都是“高檔建陶產業”,而且將重點承接南部區域轉移出的建材企業和山鋁搬遷新建項目。這項內容無論與2015年12月31日淄博市人民政府公布的《關于加快主城區南部區域建陶企業轉型升級的意見》的基本精神,還是淄博市多次召開的有關建陶產業調整的會議主要內容相契合,就是“退城進園”的企業必然是有實力,產品必須是高附加值也具備市場競爭力。
另外,孝婦河生態休閑產業區,《規劃》還提出將結合陶瓷產業的品牌化建設和陶瓷總部基地建設,打造陶瓷創意小鎮,將產業與文化緊密結合并與旅游聯動,推動淄博陶瓷文化的影響力擴大。
《規劃》還制定了規劃期限為2015年—2030年 ,近期為2015年—2020年,遠期為2020年—2030年。其中近期內,陶瓷行業相關的項目類型主要為產業升級改造。其中包括:雙楊鎮建陶產業改造、中鋁工業園建設、陶瓷總部園、陶瓷創意小鎮。而遠期規劃中陶瓷行業相關的主要內容為,逐步完善產業園區建設、構建不同產業特色的產業組團,大力推動“淄博陶瓷”、“淄博高端材料”等品牌建設。
走佛山之路 淄博企業還需要改變很多
在過去將近30年的時間里,淄博建陶產業一路狂奔,雖然創造了高速發展的奇跡,但也積累了諸多影響未來健康持續發展的問題,有些甚至已經迫在眉睫,比如近幾年淄博空氣質量長期位于山東省末尾,比如持續低迷的GDP貢獻,比如長期OEM代工……
到了今年,無論是年初的退城進園,還是接下來的環保整治,再到現在的規劃布局,事實是每次風波,都讓身在其中的陶瓷人認為,現在的淄博就是在走此前的佛山之路。
首先是將產業外移,僅保留20家企業,其余要么搬遷,要么拆除,原因也極其相似,環保。2007年,《佛山日報》就有過報道,香港環保署與廣東省環保局共同發布了珠三角空氣監控網絡2006年報告,其中佛山檢測最為嚴重,廣東省氣象部門認為佛山存在大量建陶企業,是廢氣與粉塵污染的主要來源。而這項結果也直接促成政府加大整治力度,甚至制定強制性措施,要求企業限期整治并搬離。
貼牌商認為,一旦淄博產區不能滿足生產需求,將把淄博作為展示基地。也就是將展示基地留在淄博,而生產基地則在外圍。不過,淄博和佛山還有很多差異。比如目前還比較尷尬的一點是,淄博產區目前聚集大批貼牌商,但多數均冠“佛山”的名。還有淄博生產研發能力走在前列,但也遭到貼牌商的詬病,“更新太快,我們的經銷商跟不上。”再比如,在品牌締造,知識產權維護方面都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于淄博產區在走當年的佛山之路這種設定,再結合目前的情況,一些企業有了新的想法。在關于產品更新上,一些企業也做出了根據自我定位而相應調整,或者精簡產品體系,或者完善產品鏈,但有一點相同的就是花費更多精力在終端。“培訓支持、售后支持等各個環節幫助經銷商,而且還要做細致的調研,新品能否適銷,瓷磚包括功能性、裝飾性,不要只是好看,但在耐磨性和清理上卻不人性。”貼牌商陳先生說道。
另外,淄博企業還根據產區特點適當調整企業定位和產品規劃。目前看來幾乎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產區,而淄博生產線小,相比佛山的工廠沒有產能優勢。也正是在這種背景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未來更多要注重差異化。“臨沂的瓷片不到3塊,為什么我們價格多出一倍還有市場。”一位上游釉料供應商吳先生說道,“就是因為我們存在附加值,產品做得更細致。”這樣的說法得到了一些貼牌商的認可,孫先生此前在采訪就提到,“淄博相比佛山、河北,其他別的產區都沒有產能優勢,把生產線利用到極致,產品做到差異化就可以了。”
而對于品牌之路,越來越多淄博陶瓷人也有了新的認識,“很多人認為品牌就是給企業起個名字,請個明星代言,這個代言就是用明星的幾張照片。”一位生產廠家負責人且是“陶二代”說道。而采訪中,一些企業逐漸有了更深刻的見解,“比如通過微信做日常形象維護,知識產權申請和保護,還有關企業員工的接人待物,樹立對產區的信心,太多細致的工作需要做。”一位企劃部負責人在采訪中說道。(陶城報/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