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年初,就有業內人士好心提醒,2016年可能是經濟調整最困難的一年,這一年將會有很多企業被并購、重組,或者不得已宣布破產。而今,2016年已過去了一小半,樓市復蘇緩慢,經濟大環境并沒有多大改善,正值轉型風口的地板產業也難免遭遇困局。地板企業要想可持續發展,化解危機刻不容緩。
企業轉型受阻現象屢見不鮮
實際上,面對近幾年的經濟困局,大部分地板企業家都曾抱著“有危便有機”的心態,選擇產業再升級等方法應對危機。大型地板企業在四五年前便開始了 “觸網行為”,這些企業通過接觸“互聯網思維”以及自身的理解,開始了傳統企業向新型互聯網企業的升級轉型道路,但這條道路注定不容易走。
由于缺乏經驗,傳統地板企業在經驗、技術、管理人才、思想上無法跟上轉型節奏,導致轉型過程中痛苦而緩慢的節奏。即便是大品牌,也遭遇了一定程度上的阻力。業內人士認為,傳統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受阻的現象屢見不鮮,受限于企業管理者的思維與人才制度的落后,大部分傳統企業最后都將以失敗告終。
行業發展態勢逐步走向畸形
另一方面,自2015年地板業出現“倒閉潮”過后,企業家情的緒便開始趨向于焦躁與不安。在各行各業都經歷一輪大洗牌過后,劫后余生,剩下來的不少中型企業由于產業轉型升級不菲的成本,紛紛選擇結業又或者遷走。這樣導致的最直接后果便是國內產業結構失衡。
在近幾年地板業當中,不斷地出現“大魚吃小魚”的現象,大企業不斷做大做強,與之相反的則是下游企業不斷被蠶食與并購。小型地板企業無處無處容身,稍有規模的又選擇轉移國外,最終使得國內地板業的發展模式與發展態勢逾漸走向畸形,而且這將嚴重影響接下來地板業的整體發展。
實際上,要解決企業正面對或將要面對的經濟困局,首要任務便是改變企業經營姿態。比如開啟線上線下互補的經營模式,能有效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除此之外,地板企業要善于吸取前車之鑒,積極嘗試接觸互聯網新思維,勇于打破桎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