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忽視知識保護的重要性,往往創意被剽竊或盜用卻苦于沒有門路進行投訴和追究。3月12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將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其中,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國家知識產權局原副局長李玉光發表演講,題為“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大力推動品牌建設”。
內容講到:制定和實施“十三五”規劃要明確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從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成熟度出發,對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加快推進品牌建設。
想要靠產品設計與技術脫穎而出 樹立知識產權意識很重要(圖片來自網絡)
對此,李玉光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企業要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品牌建設的主體是企業。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品牌的競爭是市場的競爭,核心是知識產權的競爭。企業應充分認識到知識產權與品牌密不可分的關系,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從創新主體、創新要素、創新機制、創新環境等方面制定企業的品牌戰略,將知識產權的申報和保護納入到建設知名品牌的全過程。
二、加大對知識產權侵權的處罰力度
企業在經營活動和建設品牌的過程中,需要市場提供公平公正的環境,不能讓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使品牌的無形資產受到侵蝕。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進行有效和有力處罰,是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關鍵環節,對維持社會和市場的公平公正能起到警戒作用。
三、改革現有知識產權行政管理和執法體制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知識產權的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由多個部門管理,管理重復和缺位并存,效率低下,不利于市場的創新和健康發展,也影響我國參與國際知識產權規則的制定。為此需改革現有的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體制,通過體制改革釋放的紅利來加快推動品牌建設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
四、成立知識產權終審法院
中國目前已經建立了三個知識產權法院,這是司法改革的重要成果,但由于其管轄權和運作的局限性,依然沒有解決知識產權案件最終判決的統一性問題。建議我國成立知識產權終審法院,給全世界包括中國投資者以信心,并引領重大知識產權案件判決帶來的對社會和經濟影響的走向。
現如今,衛浴產品層出不窮,衛浴企業又如何靠產品設計與技術脫穎而出?由于創意被剽竊或盜用屢次發生,衛浴企業想要保護這些原創的設計與技術,靠的就是知識權保護。因此,衛浴企業一定要樹立好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注重知識產權的建設,才能讓自己的產品更具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