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下,繁榮的市場已成過去,形勢陡變,行情驟跌,多數吊頂企業茫然而無措,沒有目標,沒有定位,于是,“羊群效應”開始在整個行業蔓延。都說吊頂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產能過剩突出,這就是盲目跟風、盲目擴產的后果。眾所周知,市場定位在營銷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吊頂企業搶占市場,精準定位才能事半功倍。
盲目擴產致企業倒閉
早期,吊頂行業的高額利潤和低門檻吸引了一大批企業入駐。隨著入行的企業增多,產能過剩、需求疲軟、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等問題便逐漸突顯,“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吊頂行業由暴利時代進入了微利時代。然而,很多吊頂企業好高騖遠,企圖通過一兩個工程便一夜“暴富”,于是在沒有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便大刀闊斧地拓展生產線,擴大產業規模。同時,在生產管理上又不能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協調,導致生產效率低下,訂單延誤,質量參差不齊。結果行業一有“風吹草動”,企業便債臺高壘,產品堆積如山,資金鏈一碰就斷,倒閉是在所難免。據了解,近幾年倒閉的企業,幾乎都存在盲目擴產的現象。
盲目跟風同質化嚴重
除了盲目擴產以外,有的吊頂企業還喜歡盲目跟風,喜歡跟在別人身后,別人做什么,就跟著做什么,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比如,有些企業,既不調研市場,又不分析趨勢,便盲目跟隨其他企業玩概念,趕時髦,什么流行玩什么。試想,當企業家們聚在一起討論“今年最流行的產品是什么,哪家企業的產品做得好?我們買幾個過來參考,爭取在這款產品上做出點‘突破’”的時候,同質化的產品早已俯拾即是,價格也只能一降再降。不顧自身技術和資金限制,便盲目照搬大企業的經驗,并且與大企業的定位相同,結果當然南橘北枳。不僅自身盈不了利,還導致同質化產品遍地都是。
精準定位方能事半功倍
對吊頂企業來說,“定位”這個詞,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不斷有企業因定位失誤而相繼倒閉;而陌生則是因為絕大部分的企業只是湊熱鬧,并沒有深入研究,反省自身。那么,定位的實質是什么?簡單來說,企業的定位就是通過其產品及其品牌,基于顧客需求,將其企業獨特的個性、文化和良好形象,塑造于消費者心目中,并占據一定位置。所以,一般來講,做好企業的定位,流程是這樣的:進行市場調研,分析市場行情,洞察消費者需求;然后了解自己的優勢,找準市場定位;最后生產產品和塑造品牌,擴大市場占有率。但是,很多吊頂企業卻是先生產出產品,再去考慮市場定位的問題,明顯有些本末倒置。
對于吊頂行業而言,多數企業由于沒有產品定位或是產品定位失誤導致“騎虎難下”的尷尬處境屢見不鮮,想要得到真正的發展,吊頂企業還需要先找準了市場的需求再生產的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