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企業應注重知識產權保護 以防遭受“專利海盜”打劫

      / by 中華建材網 瀏覽次數:

        今年十月,一則“16家中山燈飾廠被告侵權”的消息傳出,雖經媒體和廠家多方證實這是“專利海盜”對照明企業的打劫,事件背后卻暴露了行業知識產權保護普遍缺失的現狀。

       

        在照明燈飾行業,“專利海盜”的慣用手法一般是先注冊“空殼”公司,派專人到國內乃至國外燈具市場考察,就市面上流行的燈具外形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再告燈飾企業索賠以此獲利。同時,針對取證難題,其往往“釣魚取證”,即聘請專人,假扮成商家采購樣品,以獲取相關證據,甚至派人進廠充當“臥底”采集證據,并逐步從采集資訊、申請專利,到釣魚臥底、深入取證,再到上告法庭、索賠獲利等形成一條“專利海盜”的利益產業鏈。在法律層面,“專利海盜”現象是一種利用法律和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仿冒行為,而進行的一種“合法搶劫”。

        “‘專利海盜’盡管可惡,受害企業盡管無辜,歸根結底卻折射出行業仿冒成風、企業自身知識產權意識薄弱的主客觀存在。”中山市松偉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偉表示。

        持續專利保護 堅決打擊侵權行為

        在燈都古鎮,盡管燈飾品類之豐富、款式之齊全,讓人嘖嘖稱奇,可眾多“撞臉”山寨貨的出現,又不禁使人暈頭轉向。在照明燈飾行業,不少堅持原創的企業或多或少都會有類似的苦惱,花心思、費精力研發出來的新產品,展示后不到一周,各種仿冒產品就遍地開花。行業“李鬼”逍遙,更為“專利海盜”提供了可乘之機。

        因此,謝偉認為,要杜絕“專利海盜”的危害,首先要從企業自身做起,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同時,堅決打擊侵權行為。松偉照明目前擁有超過1500多個單品專利,每年用于原創產品的研發和專利維護費用超過300萬元,這筆資金占全年費用的15%以上,且投入費用在逐年增加。

        早在去年,松偉就已聯合終端市場展開聲勢浩大的全國拉網行動,共查獲涉嫌侵權企業117家,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堪稱行業內的“打假斗士”。

        近期,松偉照明公布了一組2015年侵權成果最新數據:古鎮涉及侵權廠家34家,其中調解處理11家,其中18家非惡意侵權,“免除”侵權責任,不予追訴,其中6家調解無法達成,正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受理,即將開庭。據了解,此次侵權成果收到的賠款扣除律師費、公證費、證物費、差旅費、工資,結余111756.00元,現已全額捐給古鎮慈善會。

        維護原創的尊嚴

        “原創是松偉的核心優勢。松偉打假維權并不是存心惹事,而是要維護原創的尊嚴,為原創發聲。”謝偉表示,以“簡約原創燈飾”為定位的松偉,始終堅持以原創能力帶動企業增長。

        一直以來,古鎮鎮政府始終高度關注知識產權保護,鼓勵企業運用自主知識產權走向世界舞臺,不斷推進古鎮創新型產業轉型升級,在政府的支持下,企業維權不再勢單力薄,成果更為斐然。2011年,中國中山(燈飾)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的正式掛牌,更是為企業快速高效維權、解決侵權糾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謝偉相信,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逐漸健全、維權意識的增強和主流媒體的助力,少部分企業的打假維權之舉必然會成為全行業的大勢所趨。

        “今天大家都在講‘中國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中國要出來響當當的民族品牌,與所有世界名牌平起平坐。”謝偉表示,松偉的夢想是成為家喻戶曉的民族品牌,為人類提供如自然陽光般舒適的燈飾照明產品。民族品牌的崛起是復興中華民族偉大夢想的必然條件,而對于松偉來說,要成為民族品牌,必須要在堅持原創、持續創新的同時,把打假維權進行到底。

        “中國不缺原創,缺的是對原創的尊重。‘李鬼’、‘專利海盜’的橫行,大大擾亂了整個燈飾照明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對侵權或者鉆法律空子的行為必須予以打擊,這是一場需要多方合力的持久‘攻堅戰’,松偉愿意站出來,與所有有識之士共勉之。”謝偉表示。

        (原文標題:LED照明企業應注重知識產權保護 以防遭受“專利海盜”打劫)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