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終端市場,同質化產品彼此廝殺,“價格戰”有恃無恐。為此,商家抱怨,自家賣的產品隔壁也有,隔壁的隔壁還有。廠家如何擺脫惡性競爭?商家如何脫穎而出?行業如何實現健康發展?……“設計”成為一大武器。
眾所周知,優秀的產品設計意味著“原創”、意味著“創新”、意味著“差異化”、意味著“附加值”,更意味著“更大的市場空間”。為此,佛山市南海區政府、佛山市南海區燈飾照明行業協會深諳“設計之于行業,之于廠商的價值”,于今年5月12日拉開“創客·南海”照明設計大賽之序幕。
據悉,大賽自啟動以來,得到了業界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吸引了佛山照明、國星光電、雪萊特光電、昭信LED、福田電器、錦力電器、尚進光電、俊朗電器、佳頓LED、利升光電等佛山本土知名企業,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等高端院校以及廣東許創創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等設計機構踴躍參與。
唯有“談智能”,方能“談發展”
無論是照明燈飾領域,還是整個泛家居領域,發展到今天,如果還在避談或者不談“智能”,那就不要談“未來”與“發展”。

LED成競爭“紅海” 企業靠“資本”才能生存?
首先,從國家政策層面,已經明確“智能制造”與“創新發展”的重要性。我們看到,早在今年5月8日,國務院公布的《中國制造2025》就明確指出:將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即深化互聯網在制造領域的領域,推動“智能制造”發展。而在10月底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簡稱“《十三五規劃》”)也進一步明確:構建產業新體系,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實施《中國制造2025》,實施智能制造工程。
從市場層面上,市場及消費者也對廣大照明廠商迫切地提出了“智能”這一要求。這個“智能”不僅包括新型智能化工廠建設及改造,也包括智能化照明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在行業號召及市場呼喚下,以鴻雁電器、歐普照明、雷士照明等為代表的企業紛紛布局智能照明領域,行業蔚然成風。
唯有“迎資本”,方能“贏未來”
LED照明新時代,與傳統照明時代最大的區別在于“更多資本力量的匯聚與博弈”。從LED照明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多、企業間并購案及收購案數量增多以及外界資本跨界“涌入與侵蝕”等中,我們不難體會到資本力量的“兇猛”:未來,任何一個擁有遠大抱負與市場野心的企業都必須具備一項技能,那就是“駕馭資本力量”,以實現自身發展的能力。
為此,第二屆“南海論壇”鎖定“資本”主題,旨在借此在全行業發起更廣泛的探討,如何“直面資本”、“擁抱資本”,并最終為企業發展所用,進而推動行業朝更健康、更理性的方向發展、前行。
以國企廣晟近兩年先后收購佛山南海地區的知名照明上市公司國星光電、佛山照明為例,我們不難看出,資本已經對行業和企業形成巨大沖擊力。佛山市南海區電光源燈飾照明行業協會會長杜雪紅曾公開表示:“對于‘年輕’的LED照明行業來說,當前仍是以中小企業為主;大多數中小企業自身能力有限、資源有限、發展有限,因而作為協會,我們鼓勵通過股權聯合也好,產業鏈整合也好,尋求各種合作可能,以實現高度融合、產業優化,促進企業及地區產業實現更大的發展。”
而所謂的“高度融合”、“產業優化”往往是需要借助資本的力量去達成與完善的。這也是第二屆“南海論壇”不得不談“資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