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互聯網+”的概念一提出,開始被各行各業人士炒得火熱,很多企業乘此機會迅速發展電商,根據最新的互聯網動態重新調整企業發展戰略。無疑,“互聯網+”是新的機遇,但是“互聯網+”卻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相對于衛浴企業而言,要想抓住時代商機,首先從自身實際考量,化被動為主動,變革正當時。

“互聯網+”時代商機現 主動出擊衛浴企業變革正當時(圖片來自網絡)
作為被“互聯網+”的家居行業,雖被列為傳統行業,但對于“互聯網+”這個風口,行業人擁抱者多于反對者,在短短的幾個月里,家居業所開的論壇、會議,主題都離不開“互聯網+”,如搜狐的“互聯網+陶瓷”、土巴兔的“互聯網+高峰會議”等。行業人高談闊論著好不容易等來的風口,或許即將讓傳統的家居行業“老樹發新芽”、“嚴寒過去迎來第二春”,就如“畫餅充饑”、“望梅止渴”、“割肉醫瘡”般在寒冷、殘酷的市場打擊下,有著神奇的“療傷”效果。
家居行業需要轉型,業內人士都了然于心,對于“互聯網+”也高度一致的認可,并呼吁當下轉型要用互聯網的思維和手段,推動企業向互聯網靠近,尤其需要創新精神,多展開跨界合作,并在O2O上需找突破。這一段激動人心的話語,行業人聽了、看了都相當受到啟發,但是一旦聽完,回歸現實,卻鮮有實效行動。就拿一些衛浴企業來說,邁上了向“互聯網+”的第一步,可是企業網站做不好,網站信息陳舊、更新不及時,企業介紹含糊不清;開個網店,物流卻做不好,缺乏經銷商上門服務,消費者下單后需要自己安裝;表面上打通了線上線下一條線,但無法統一線上線下的價格。
行業人一邊用言語肯定“互聯網+”,一邊卻用實際行動否定“互聯網+”,這就是現實家居業對待互聯網的兩種分裂現狀。對此,有行業人表示,衛浴等家居企業要“+互聯網”必須先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如果連一個行業品牌都算不上,在各自的領域里,沒辦法做到極致、專注,拿什么資本去“+互聯網”。
華為總裁任正非曾經說過一句話:“要打破自己的優勢,形成新的優勢,我們不主動打破自己的優勢,別人早晚也會來打破。”這種“自我革命”的信念,正是華為的企業精髓。對于“互聯網+”,從轉型升級的角度看,確實應該是衛浴行業的機會,這個沉睡了多年的傳統行業,普遍生產效率低、營銷模式落后、市場價格暴利、行業渠道不健全,一條沉睡多年的龍,迫切需要一種新的力量喚醒改革的力量。
但是,真正的改革要從“自我革命”做起,如不自我革命,就會被人革命。衛浴企業等著互聯網主動來“+”,卻不知,如成熟的互聯網企業“+”上衛浴行業后,衛浴行業未來的機會便拴在了別人的褲腰帶上,這個跟互聯網完全不同基因的行業,只可能最后為他人做代工,為他人“做嫁衣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