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都三十年了,如果沒有點新的東西,還是按照傳統模式創業,不要說是舉步為艱,而是死得很快。
說起來創業的項目五花八門,但說一千道一萬關鍵還是商業模式。有位美國人寫過一本書叫《世界是平的》,事實上,諸如“世界是平的”所包含的意義其實代表一個趨勢,在這個趨勢之下,吊頂企業的競爭能力不再取決于企業自身規模的大小,而在于企業所能調動和利用資源能力的強弱。
也許,現階段對中小企業來說,日子比較難過,但也正如一位企業家所說的那樣,你要想做一個長久的企業,就必須得有過日子的心態,過日子就有春夏秋冬,今年的冬天特別冷,那也不過是加一件毛衣就行了嘛。事實上,對一些有代表性的大企業來說,面對2008年的經濟時局,他們共同選擇了沉穩應對,正如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所講的那樣,“每次面對困難、困惑,如果站在積極的角度、開放的角度,我認為應該把它當作一種機遇。比如說材料漲價,只要你能夠熬得過來,通過內部的管理提升,這個成本會內部消化。然后你的市場占有率肯定會增長上去。這些,我們已經歷過,這樣做過了。人民幣升值對出口構成壓力,我們就考慮能不能通過一些變革來提升競爭能力,從原來的制造商變成一個系統集成供應商,從原來的傳統制造業,向節能、環保的新產業發展”。
現在,尤其對中小集成吊頂企業 來講,不再是自力更生似的深挖潛力就能解決根本問題,在這發展的多元格局中,必須在掌握了解更多信息的基礎上學會企業轉型、產業升級,如果誰先達到這個制高點誰就掌握優勢。事實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現在吊頂企業碰到的種種困難,不是一夜間突然蹦出來的,而是全球市場格局逆轉帶來的必然結果,面對資金、土地、勞動力、環保、原輔材料、能源、匯率、運輸等八項成本全面上升的巨大壓力,對市場的敏感性和信息化則是創新模式的基礎和條件。比如輕資產運營就成為一個較時髦的行當開始引起注意。“輕資產運營”是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特別推崇的一種以價值為驅動的資本戰略 ,通常以建立良好的資源管理系統為平臺,來實現跨越式發展。輕資產模式擴張與以自有資本經營相比,可以獲得更強的盈利能力,更快的速度與更持續的增長力。
特點:資產模式——傾向于小;資產質量——傾向于精;資產重量——傾向于輕;資產形態——傾向于軟(無形);資產投入——傾向于少;資產價值:靜態或分散時——小,動態或整合時——大。
輕資產運營的要件:基礎——核心能力;依托——智慧(知識);利器——品牌;要素——客戶關系;法寶——業務外包;要務——質量控制;關鍵——業務整合;捷徑——價值鏈定位。
目前,包括信息資源在內的企業內外部動態信息已經成為了同能源、材料、資本、勞動力等因素一樣重要的戰略資源,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通過對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創業者可以以極低的成本切入某個發展成熟的行業,整合已有的行業資源為己所用并迅速發展壯大。
前不久,紅豆集團開始了大步轉型,原來老廠區坐滿女工的四幢生產大樓,現在正被改造為一個個品牌設計和展示廳,常年為紅豆打工的企業,已超過800家,這一切詮釋著紅豆之變:從生產經營型向創造運營型轉變。“過去生產產品,現在生產店長。”如今,全國許多地方都出現了紅豆連鎖專賣店,所有的產品都全面實施生產外包,三分之二的紡織服裝類產品已由各地企業為他們“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