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6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房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由上月的20個增至27個,維持穩定的城市數量為9個,房價下降的城市則由上月的43個縮減至34個。其中杭州6月房價環比上漲1.3%,已連續3個月環比房價上漲。世邦魏理仕(CBRE)在國家統計局每月發布的數據基礎上創建了全國商品住宅價格指數。該指數顯示,6月份受主要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帶動,房價整體環比上行0.7%,至154.5。其中,一線城市價格漲幅繼續領跑全國,環比上漲3.2%;二線城市房價總體穩中有升,小幅上漲0.4%;三線城市房價仍微降0.1%,但降幅進一步收窄。
在銷量方面,從世邦魏理仕監測的15個重點一、二線城市來看,6月新建商品房住宅成交套數環比繼續增長7.2%,同比漲幅更高達72.4%,為2010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對此,世邦魏理仕認為,6月,市場迎來了央行年內第三次降息和定向降準,當前貸款利率已處歷史低位,此舉為住宅市場回暖再增動力;另外,近期從國家到各地方層面均密集出臺公積金新政,放寬了公積金的提取及貸款門檻,助力穩定各地區住房消費,樓市在多重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回暖趨勢得以確立。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市場分化也更趨明顯。據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消息,分城市看,房價分化依然非常明顯。一線城市需求較旺,成交量增長較多,新建商品住宅及二手住宅價格漲幅遠高于二、三線城市。二線城市房價總體平穩,漲幅仍然較小。三線城市房價仍然下降,降幅繼續收窄。
事實上,除了商品房價格外,房企自身的變化也非常明顯,不少房企紛紛謀求轉型之路。如在開發模式上,越來越多的房企積極參與聯合拿地,形成優勢互補;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分散投資風險。在銷售和運營模式上,積極擁抱互聯網,打破傳統銷售模式,并通過眾籌、收益變現等方式加速輕資產運營;在融資渠道方面,房企的融資渠道更加多元化,定向增發、債券票據等資本市場直融募資通道已逐漸形成規模,公募REITs亦已開閘。世邦魏理仕中國區研究部主管,執行董事陳仲偉認為,種種變革本質上都是通過創新方式挖掘市場潛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效降低成本,長遠來看,對市場中各方都是雙贏局面,也符合國家完善房地產市場環境、推進長效機制建立的執政理念,預計以上趨勢在下半年將得到延續,助推中國房地產市場逐漸走出低增長困境,并走向成熟。
關于世邦魏理仕商品房價格指數 由世邦魏理仕研究部創建的全國商品住宅價格指數是月度價格指標,用于監測全國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的波動。該指數基于國家統計局每月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住宅價格數據進行加權平均計算而得,設定2006年1月的值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