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運營9年的廣州國際設計周,憑借 “365+3(天)”全年無休運營模式及“社交營銷”理念,成為了中國乃至亞洲區域最務實、最有活力的國際設計產業營商互動平臺。與往年相比,2014廣州國際設計周突出加大了產業融合力度,成功進軍多個領域。以“整體生活美學及趨勢”為訴求的展覽展會及以 “設計驅動”為主題的多產業各類專業活動,令12月5—7日舉行的設計周吸引了海內外專業觀眾逾80,000人次觀展,觀展人數較去年同期上漲30%。
【展覽:最新設計與生活美學的盛宴】
2014廣州國際設計周展會由設計展、材料展、亞洲軟裝展、中國廚房展四大展覽組成,并同期展出了室內設計、產品設計、珠寶設計等領域重要賽事的年度獲獎作品,展品涉及設計、建材、軟裝、廚衛、日用產品、服裝、珠寶等多個領域,較往年有了根本性的突破。以創意設計為核心,以整體空間美學及生活方式為重點訴求的策展理念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的三百多家一線企業參展。本屆展會呈現出“設計+品牌”(D+B)的特點。
設計名企聯展 多維度發布設計風向
當前以設計思維為導向的思維模式正日益指導著產品、品牌乃至商業、社會的構架過程并成為全球性的熱點與趨勢,而廣州國際設計周作為中國乃至亞洲區域最務實、最有活力的國際設計產業營商互動平臺,已然成為了中國優秀設計師及企業的設計創新思維最佳秀臺。
本屆展會不僅吸引了包括城市組、華地組、湯物臣.肯文、韋格斯楊、共生形態、柏舍、尚諾柏納、J2等在內的諸多室內設計領域屢屢獲獎的知名設計企業參展,還有“中國(湛江)設計力量、NCS色彩設計學院、廣州設計名片以及亞洲軟裝風尚榜入選機構等國內外設計團體、機構和個人紛紛亮相展出。通過一個個極具前瞻性和思想內涵的展位設計,設計展除為參觀者們提供別樣的觀展體驗,更通過感官互動方式多維度揭露設計秘訣,聯袂發布“設計思維”導向下的空間、產品及生活方式的未來風向,帶給觀眾無限靈感啟迪。
全球大牌云集 展示未來生活趨勢
國際化程度提升,國際展商比例大幅增加,是本屆展會的重要成果。來自德國、捷克、西班牙、意大利、荷蘭、丹麥、奧地利、日本、新加坡、美國、土耳其、印尼等國大批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的品牌商參展,讓2014設計周展會更具潮流前瞻性和趨勢價值。
記者了解到,美國FIFAN戶外家具、Sunbrella高性能織物,意大利MARIA FLORA戶外家具面料,荷蘭Hunter Douglas窗飾、Vescom工程墻紙,德國interstuhl家具、印尼Viro戶外家具及建筑材料、丹麥B&O音響、瑞典Bolon地毯、奧地利SIBU裝飾板、日本SANYO(三洋)電器、德國Interstuhl辦公家具、新加坡Munkii 家具、意大利rex(銳思)陶瓷、日本HITACHI(日立)電梯、美國Whirlpool(惠而浦)電器以及中國高時石材、環球石材、米洛西·精工大理石、哲品家居、箭牌衛浴等國內外著名品牌均出現在參展名錄里,聯手為中國市場打造一席生活美學的華麗設計盛宴。
“高質素的展商將為設計產業上、中、下游的專業觀眾提供靈感創意上的啟發、學習交流的契機以及更為優質的商業合作選擇機會”,廣州國際設計周項目總監賀文廣說。
千款新品首發 創新設計成看點
據悉,本年度海內外優質設計、材料、家居產品等領域參展企業將共同展出過千款新品、孤品、精品及為專業觀眾提供各類專業空間整體解決方案。
記者看到,在展出的新品中,既有全球最大規格的精工大理石、意大利瓷磚、、適合高端人群的高定制手工地毯、珠寶、服裝等特色產品,還有大量以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為理念研發的建材、家具、布藝等新型產品;以及以全球領先性科技為亮點的音響、照明、涂料、復合石材、中央吸塵系統、電暖系統、整體廚房等提升室內空間品質的“利器”。
“本屆展會上有十多家展商在相關領域世界排名第一,絕大多數企業在產品研發、設計與市場占有率方面占有世界或國內領先性地位,無論從專業角度還是市場商務方面,都極其令人興奮,收獲很大”,現場專業觀眾如是評價。
讓業界高度關注的是,在廣州國際設計周“設計驅動產業升級”的行動計劃推動下,本年度展會上還將首發亞洲著名室內設計師邱德光與米洛西·精工大理石的年度跨界產品設計和法國羅浮宮博物館修繕設計大師盧卡•羅西與羅浮宮陶瓷的跨界合作成果。
【大會:各國“大咖”聯袂為設計發展支招】
本屆廣州國際設計周最為矚目的莫過于同期舉行的inguangzhou2014世界室內設計大會(簡稱:WIM)。此次大會陣容空前,來自印度、荷蘭、意大利、新加坡、日本、韓國、墨西哥、瑞典、中國香港、臺灣及內地的諸多超級設計“大神”聯袂為中國及亞洲區設計師獻上了一場本年度以室內設計為主題的,最具影響力和重要性的全球性設計思想盛宴。
設計發展論壇
大會活動之一“設計發展論壇”從“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發展”和“可持續設計發展”兩個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全球綠色環保建筑實踐的鼻祖Karan Grover卡然•格魯佛(印度);全球著名建筑再利用專家Frazer MacDonald Hay弗萊澤爾·麥克唐納·海(新加坡);以設計思維為谷歌、微軟等頂尖企業進行總部設計的Juan Carlos Baumgartner胡安·卡洛斯·鮑姆加特納(墨西哥);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開創者張綺曼、跨界多領域設計的亞洲領軍人物梁志天、以研究探索中國文化與現代設計交融著稱的中國著名設計師琚賓等嘉賓各自結合理論研究、最佳實踐案例發布重要創新觀點,為亞洲區的設計發展支招,到場觀眾紛紛評價, “很務實、接地氣,大受啟發”。
杭州·中潤中心特約:2015-2016亞洲軟裝趨勢發布
WIM大會內容之一,“杭州·中潤中心特約:2015——2016亞洲軟裝趨勢發布”則由邱德光(中國臺灣),梁志天(中國香港)、AJ Schep(荷蘭)、Karl Johan Bertilsson卡爾•約翰•貝蒂爾森(瑞典),Francesco Mendini 弗朗西斯科•門迪尼 (意大利)等專家從“亞洲格調”、“未來形態”、“日韓風潮”、“世界脈絡”四個主題聯合進行《2015—2016亞洲軟裝趨勢報告》發布,為軟裝行業發展提供專業及商業方向與指南。
【同期活動:各產業探索設計新價值】
2014廣州國際設計周同期專業活動可謂是一次難得的設計“全席”。來自地產業、室內設計業、建材軟裝業,產品制造業、互聯網業等產業的上百家重要組織機構及眾多專家紛紛匯聚2014廣州國際設計周,在為期三天的90多場活動中,通過不同視角研討、辨析設計價值的革命性進階及探討新環境下的產業態勢。
“多產業聚會設計周,本身即是一個信號,表明了設計的價值正在被全面重新評估。并且我們認為,以設計為紐帶的產業跨界融合將顛覆過去的產業形態,成為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突破點和趨勢。未來設計周平臺,將以設計驅動產業升級轉型為使命,全力迎接新時期的到來”,廣州國際設計周執行總監張宏毅如是說。
地產設計年會:以設計突圍地產困境
2014中國商業和旅游地產設計年會圍繞“主題及星級酒店、城市綜合體、寫字樓標準、創意文化地產、2015趨勢展望”等五個議題將就當下政策與經濟環境下的地產業發展趨勢和應對策略進行剖析,并結合標桿性成功項目,解讀以設計驅動地產產品升級的突圍之道。朱中一、蔡云、安強、馬勇、Jan Benda彭德揚組合(捷克)、吳智華、林峰、張華、賀寅宇等來自國內外地產行業投資、運營和設計領域的著名專家的現場深度解讀令專業觀眾大呼過癮。
產品經理大會:以設計驅動用戶體驗創新
2014中國產品經理大會邀請來自互聯網、制造業、新型創新企業的CEO、產品總監/經理、設計管理者們,圍繞“產品創新戰略”主題, 從互聯網體驗創新峰會、創業者峰會、工作坊三大版塊探討產品商業模式、產品設計方法、產品運營與數據挖掘思路,展示技術應用、產品創新的優秀成果。口袋通、網易、唯品會、國際體驗設計協會、洛可可設計集團、太火鳥等互聯網及產品設計領域的知名機構代表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觀點。
紅棉獎評選:關注產品設計的社會適配性
迥別于其他產品設計獎項,2014紅棉獎以設計對社會的重要性及與生活空間美學的適配度為評判基礎標準,重點評比的是與個人起居生活密切相關的產品設計。其來自室內設計、產品設計、媒體界的三大評委團從室內空間美學、生活方式及潮流等角度進行了公開終評并揭曉年度最終結果,其入圍作品也同期向觀眾開放展出。
金堂獎盛典:成為室內設計互動與合作社交平臺
已運行5年的金堂獎不僅是中國乃至全球室內設計界的重要專業評選活動,更在此基礎上,包含了年度巡回推廣、國際交流、專業研討、展覽展示等多項綜合公益內容。今年的金堂獎盛典以設計競技、學習、交流與推廣為紐帶,聯動全國四十余個城市,于廣州國際設計周期間舉辦了簡一大理石瓷磚•2014設計師春晚暨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年會、2014中國(區域)室內設計總評榜“城際對話”、大師工作營•2014結業禮暨金堂獎主題論壇、金堂獎•2014中國室內設計年度評選頒獎典禮、金堂獎獲獎作品展、各地“設宴”金堂獎等多個系列活動,為中國室內設計界獻上年度設計“嘉年華”,進一步推動了行業與產業鏈上、中、下游的深度互動與合作。
中國廚房展:工業設計與室內設計融合,驅動產業升級
中國廚房展及同期活動由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工業設計平臺與室內設計平臺合力打造,一方面致力于同步將國外廚房空間與生活方式導入中國市場,另一方面志在為中國廚房產業鏈打造一個從研發、設計、材料,到科技、工藝、制造, 乃至與室內設計、房地產開發等需求互動的首選新品發布和商業配對平臺。以工業設計與室內設計合力驅動的特點令本屆廚房展備受關注。2014中國廚房產業設計聯盟圓桌會議、中國廚房文化與設計交流酒會、2014中國廚房設計獎頒獎典禮、2014 “中國廚房”產業設計聯盟+1+1+1……論壇 、中國廚房產業設計聯盟廣東工業設計城博士后工作站開站儀式、中國廚房產業設計聯盟與“金堂獎”戰略合作伙伴 簽約儀式、2014中國廚房工作坊等形式多樣的多個同期活動的舉行,給制造業、設計業及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帶來了全新模式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