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體健康,因而備受市民關注。今年2月,武漢將“煙(粉)塵污染治理”列入“十個突出問題”承諾整改內容。8個月過去了,各責任單位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成效?昨天,市紀委召開第二場新聞通氣會,市環境保護局、市經濟和信息委員會、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等3個部門對煙塵污染治理承諾情況進行了通報。
環保局:無人機揪出“冒黑煙”企業
“位于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的小加工企業鍋爐煙囪冒黑煙問題較為普遍,且發現難、取證難。”市環保局副局長李湛說,今年3月以來,市環保部門出動無人機航拍245架次,“揪出”了漢陽四臺工業園、江岸區淌湖村、黃陂區佳海工業園內一批“冒黑煙”企業,第一時間為整治工作提供了準確信息。通過集中整治,“冒黑煙”現象明顯減少。
截至10月底,我市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156天,與去年同期相比多出7天,優良率為51.3%;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82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2.4個百分點。
城建委:播種萬斤草籽
施工工地裸土暴露,大風天氣時造成粉塵揚起,污染環境。針對這一問題,市城建委在工地撒播草籽1.7萬斤,覆蓋非施工區裸露泥土36.6萬余平方米,讓裸露工地變成綠草坪,有效壓塵降灰。
經信委:推進“機器換人”
針對工業煙塵污染問題,市經信委推進武鋼、陽邏電廠、青山電廠等企業節能減排,推動工業企業升級改造,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推進煤炭清潔化利用,全市煙塵污染排放量保持下降態勢。
他還透露,武漢緊跟工業4.0新趨勢,正在與德國西門子公司洽談合作,試點智能工廠,推廣一批數字化制造車間,尤其是在汽車、電子信息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物醫藥制造等對無塵要求嚴格的產業,推進“機器換人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