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潮:誰將是中國家電企業下一塊“肥肉”

      / by 中國家電網 瀏覽次數:

         近日,幾起家用電器知名企業撤資、并購事件在業內引起不小的震動。先是在9月8日,美國通用電氣集團宣布,以33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家電業務出售給瑞典伊萊克斯;隨后,美國惠而浦公司在15日宣布收購合肥榮事達三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51%股權,日本三洋正式退出中國家電市場;緊接著,德國電氣巨頭西門子22日宣布,將以30億歐元向博世集團出售其持有的博西家電50%的股份,徹底退出家電領域。

        在這幾起并購事件中,除去外人不好插手的博世、西門子“家務事”之外,另外兩起收購都出現了中國家電企業的“身影”。通用出售家電業務,坊間曾傳聞海爾將接盤,而被惠而浦收購的三洋家電業務也一直被海爾所追逐。雖然,海爾欲接盤通用家電只是傳聞,但絕非空穴來風,再加上之前美菱狂追意黛喜一事,可以看出中國家電企業對收購海外家電品牌,從而拓展國際市場的決心還是很大的。

        就目前家電形勢看,除了已被收購的GE家電、意黛喜,還有一些歐美、日本的傳統家電企業的家電的業務也已愈發難以維持,斷臂求生或是其最好出路,這也將為中國家電企業接盤提供機會,下面中國家電網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哪些國外家電品牌有望在近期成為中國家電企業口中的“肥肉”。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松下

        日本松下電器株式會社的社長津賀一宏近日在北京喊出了:“家電產業是松下的DNA,因此松下不可能放棄,也不可能弱化家電產業!”松下集團還制定了新的銷售目標——到2020年松下的家電業務銷售額將達到2兆日元(約1100億人民幣)。

        松下社長的口號喊的自然是信心滿滿,但松下電器業務的現狀卻遠沒有他說的這么光鮮。

        從松下電器2013年報上看,松下曾經引以為傲的白電事業進一步虧損。其2013財年白色家電產品事業實現營收約1.19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0%,但運營利潤卻同比減少了22%。

        相比白電業務,松下的黑電業務則更加糟糕。繼去年底松下宣布退出等離子電視業務之后,松下電視在華份額更是一落千丈,以至于集團計劃將包含等離子電視在內的數字AV家電部門并入冰箱等白色家電部門,尋求用資源整合來提升經營效率。

        與一直勉強維持的家電業務相比,松下似乎更看好汽車、新能源、住宅業務。就在10月7日,津賀一宏向媒體宣布,將向美國內華達州特斯拉超級電池工廠項目投資數百億日元;幾乎同時,松下還收購了西班牙的汽車零部件巨頭法可賽國際,收購金額在200億-300億日元之間。

        這也預示著,松下集團未來將經營資源和精力集中在有增長前景的汽車和住宅相關業務領域,待這些新興業務成熟之際,“風雨飄搖”的家電業務或許就只有被拋售的命運了。

        “失去創新基因”的索尼

        在9月份的IFA(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會場上,索尼CEO平井一夫帶著數款彩電、手機等家電新品高調亮相,成為會場內的焦點。在會上,平井一夫信心滿滿,并反復提到索尼的創新能力和索尼改變人們與科技互動方式的宗旨。然而,如今的索尼還繼承著“創新基因”嗎?

        與“難兄難弟”松下一樣,曾經的家電、數碼“霸主”索尼風光不再,主要市場被對手不斷蠶食,被業內痛批“創新基因丟失殆盡”。作為其招牌業務,彩電業務營收更是在2013年實現了連續十年虧損。據美國《商業周刊》估計,曾經是索尼標志性業務的電視機,在過去十年中,已經累計給索尼帶來了近80億美元的虧損。更不樂觀的是,索尼公司9月17日發布消息稱,預計2014財年將凈虧損2300億日元(約131億人民幣),彩電業務“十一連虧”在所難免。

        目前,索尼全球主要市場為日本、美國、歐洲和中國。索尼2014年第一季財報顯示,索尼在中國市場實現營收1330.41億日元(約76億人民幣),這看似不錯的成績卻僅僅三星在華業績的幾分之一,與中國的海爾、聯想、格力都無法相提并論。除了在中國市場,索尼在歐洲市場的業績也不樂觀,索尼將要退出歐洲市場的信號也愈發強烈。

        近日,又有媒體表示,由于業務越來越不景氣,索尼已經開始計劃從中國大陸撤退。如果索尼從中國大陸撤離,那么其在華的家電業務也勢必難逃出售命運,中國家電和互聯網公司皆有望接盤。

        “衣帶漸寬”的飛利浦

        曾經在消費電子領域風光無限的飛利浦,近年來受制于日韓以及中國國產品牌的競爭,業務不斷下滑,甚至出現巨額虧損,因而開始了一系列的架構和業務調整,使其消費電子業務不斷收縮。在接連甩掉電視、影音、多媒體和配件業務之后,飛利浦家電板塊已從最核心業務變為邊緣化業務。昔日的“家電巨頭”如今變成了“小家電王子”,甚至連這塊業務也已經要朝不保夕。

        雖然目前家電市場上,飛利浦憑借電吹風、剃須刀等小家電產品依舊占有一定地位,但飛利浦卻視該業務為“雞肋”,逐漸將其邊緣化。相反,與家電板塊放任其自生自滅不同,飛利浦在醫療和照明板塊則是動作頻頻,又是巨資投LED照明生產合作,又是布局中低端醫療器械產品市場。綜上來看,可以肯定的是,飛利浦已經對利潤稀薄的家電業務興趣不大,醫療保健器材和照明產品領域才是今后發展重點,其電子“雜貨鋪”時代將終結。

        飛利浦對其家電產品的心不在焉還表現在質量問題頻發、電器產地造假等負面事件上。還有就是,飛利浦小家電市場地位也隨著美的等中國企業不斷擴大小家電市場布局而有所動搖,“壯士斷腕”似乎將不可避免,國內一些致力于小家電的廠商將有希望吞并這塊業務,來實現在該市場“版圖”的巨大擴充。

        結語:海外并購一直是中國家電企業實現國際化的途徑之一,雖然今年來我國家電企業參與并購多以遺憾告終,但中國家電業的不斷壯大已是不爭的事實。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家電制造國,并擁有著全球最大的家電市場;在海外,中國家電行業的進步也可謂神速,從海爾、格力、到TCL、海信……眾多“中國名片”前赴后繼飄向全球各地,他們從默默無聞到遠近馳名,從一個辦公室到打通一個市場,雖步履蹣跚,但卻從未止步。

        2014年兩次并購失利是中國家電業海外拓展史中難以忽視的一章,但我們相信,國際化的難題終將解開,而“中國家電”走向世界的步伐也必將不可阻擋。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