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陣痛后的陶企能否成為真正的“適者”?

      / by 創新陶業 瀏覽次數:

        每年的五六月份,非洲坦桑尼亞大草原的旱季在悄悄的來臨,這里的青草被漸漸耗盡,以斑馬為代表的食草動物們為了生存不得不跋涉3000多公里,開始艱辛而兇險的遷徙歷程......

        遷徙路上,斑馬們必須經歷重重生存考驗:日益減少的青草、“十只老虎”的追蹤、“上百條鱷魚”的圍攻以及渡過河后豎立在眼前的一道垂直的爬坡。對斑馬而言,每一次的遷徙都是一場慘烈的戰爭,傷亡慘重,只有“適者”才能贏得這場戰爭,保存生命,也只有這些“適者”才能看到廣袤美麗的草原。

        現如今,陶瓷企業的生存壓力堪比“非洲草原上遷徙的斑馬”

        如果把陶瓷廠比作斑馬,那么對于這些陶瓷廠家而言,他們面臨的“青草”就是房地產和直接家裝用戶。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顯示,與去年樓市的“高歌猛進”迥然不同,2014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降價范圍和幅度進一步擴大,住宅銷售上半年呈量價增速雙降態勢,數據顯示,1-6月份,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4248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8%,相比去年全年的17.5%下滑25.3個百分點;住宅銷售額25632億元,同比下降9.2%,降幅與去年全年增長26.3%相比,下滑35.8個百分點。相比較去年,今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出現了銷量大幅度下降的趨勢,甚至在一些二三線城市房地產銷量下降幅度達30%以上,某些城市即便價格一路下調依然無人問津,顯然,對于陶瓷廠而言,他們可吃的“青草”在大幅度減少。

        對于陶瓷企業而言,他們面臨的“十只老虎”即同行業的并購,當然,這里的并購并不是說直接購買,而是指弱小的企業直接退出競爭,一些一、二流品牌企業在市場削弱的情況下擴大生產線,形成“寡頭化”發展趨勢,比如,目前佛山排名前列的幾家陶瓷企業,如新明珠、東鵬、鷹牌、宏宇等,他們動輒四五十億的銷售收入、2000~3000畝土地的廠房,這不是一般小企業可以媲美的。

        “潛伏在河里的巨鱷”在陶瓷行業如何理解?筆者認為是指企業內部的成本管理、人才流失以及市場渠道的爭奪等,他們就像是平靜的河底潛伏著的危機,其中最大的危機是日漸微薄的利潤:很顯然,人才的高級待遇、工人工資成本的急劇上升、營銷推廣需要的巨額費用等都在吞噬著陶瓷企業的利潤空間。此外,供貨商對于陶瓷企業而言,也是一只“潛伏在河里的巨鱷”,當陶瓷企業發展勢頭好的時候,供貨商就像一只溫順的羔羊,正常供貨、正常結款,賺取商業利潤;陶瓷企業與供貨商的博弈主要是在供貨價格高低,也就是利潤空間大小和壓款周期的長短上,如果供應商供應的商品價格高,陶瓷企業采購部門往往就會拖延結款時間,三個月到一年不等,這時供應商就如猴子一般,火中取栗,一方面他們垂涎高額的利潤,另一方面又為了企業何時關門倒閉而提心吊膽;而陶瓷老板的策略基本上都是將供應商綁在同一架戰車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今年上半年在庫存壓力大增,許多品牌廠取消了貼牌的情況下,一些供應商對是否繼續供貨猶豫不決,繼續供貨前景黑暗,而不供貨,陶瓷企業要停止支付之前的貨款,所以有部分先知先覺的供應商就率先通過法律武器查封相關陶瓷企業的帳號,從而拿到自己的貨款。對于陶瓷企業而言,一旦供應商集體停止供貨,就意味著陶瓷生產的終結,因此可以說供應商就相當于河里的水,如果沒有水,就會導致整個現金流中斷,陶瓷企業的命運也就結束了,這好比斑馬,如果沒有水喝,也是很致命的。

        前面提到的,當斑馬上岸以后,還要面臨一個“爬坡”,那么,對于陶瓷企業而言,這個“坡”是指什么呢?筆者認為是新產品的開發,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沒有自己的設計師團隊,沒有資金去更新先進的設備,即使你“上了岸”,望著高高的峭壁,看著別人爬上去了自己卻爬不上去,吃不到食物,得不到社會化的交流,最終只能倒斃在岸邊。

        斑馬遷徙路上,過了河、上了岸、爬上坡,往往就能夠看見明媚巨大的草場,而現如今的陶瓷企業,相比較斑馬的遷徙而言,困難更大,因為上了河岸以后,還要跨過一道“欄桿”,而這個“欄桿”以前是不存在的,就好比在2008年之前喝醉酒也同樣可以駕車一樣,只要不違反交通規章,酒駕醉駕也是允許上路的;而在今天,陶瓷企業要運行,必須環保達標,如果不達標,就等同為醉駕,被禁止上路,這道“欄桿”下來以后,陶瓷企業自查自糾,更新設備,努力達標,改變以前“野蠻排放”習慣,就顯得非常迫切。

        此外,在銀行貸款方面,陶瓷企業之間“馬太效應”凸顯,銀行貸款就像一個變壓器,對于一些優質企業,銀行追在屁股后面“哭著喊著”要給他們貸款,所以他們的設備更新、購買能力方面更加強大;而對于一些弱小企業,銀行就像躲瘟疫一樣躲著,此外,見勢不妙,貸款一到期全部收回,這些企業就會因為現金流斷流而發愁,比方說前段時間見諸報端的許多陶瓷廠往往是正常運作的,但是因為銀行貸款到期,供應商正常支付停止,工人工資不能按時發放,導致內部“暴動”,企業在營銷上創建的渠道受到損害,產品無法進行正常生產。

        最后,陶瓷行業面臨的其他壓力還有企業老板個人的決策方面,決策的對錯往往與企業老板的個人修養、社會經驗、溝通能力等綜合素質有關,當企業陷入亞健康的狀況的時候,如何讓情況變得不更加糟糕,如何停止企業的下墜而回到上升通道,這時候老板及其團隊都顯得非常重要。

        據中國建陶協會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銷售下降10%,生產略有增長,而就筆者本月走訪的很多陶瓷廠發現,實際上,從肇慶、恩平幾個陶瓷廠區來看,很多一類團隊的陶企也在關停生產線,其中肇慶的一些企業關停生產線一兩個月后,待工人返工,發現生產線還是不能點火生產,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方面固然是由于環保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銷售不暢的緣故。倉庫爆滿、現金流斷流、供應商停止供貨以及環保壓力等都導致部分企業處于風雨飄搖的境地。

        鑒于此,筆者認為,今年陶瓷行業在九月份銷售旺季到來之前,還有一段很艱難的路要走,即使到了銷售旺季,全年行業銷售大幅度下滑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這是借鑒房地產銷售有滯后甩尾的效應,房地產從去年十月份到今年銷售一路下滑已經既成事實,而陶瓷產品的銷售往往滯后半年左右。

        由此推斷,整個陶瓷產品銷售市場大幅度下跌已經是眾所肯定的預期,這個時候陶瓷企業的抗壓能力、企業的韌勁、陶瓷老板與整個團隊的意志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振奮人心、勒緊褲腰帶渡過接下來比較艱難的日子,經受國民經濟結構調整的陣痛,是陶企老板接下來要做的工作。

        煤炭、鋼鐵等行業四年前風光的日子不再,今天熬煎中過的“苦逼”日子,很快也會降臨到很多其他行業。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