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企加速研發減排新技術

      / by 信息時報 瀏覽次數:

        近期,42家陶瓷企業“公車上書”要求放寬國家環保部出臺的《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隨后,國家環保部在網上做出公告,同意修改國標,陶企獲得階段性的勝利。但有業內人士指出,面對各行各業越來越嚴苛的環保標準,陶瓷企業不能一味指望國家降低標準,而應加強環保自律,煤改氣不是一勞永逸,陶瓷企業應繼續主動研發減排新技術,自覺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和環保義務。

        陶瓷行業高污染需嚴管

        記者了解到,陶瓷工業素來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行業,瓷磚和潔具生產主要產生的污染包括空氣污染和水污染。燃料燃燒產生有害煙氣污染環境,會引起慢性中毒,出現貧血、頭昏、記憶力衰退以及各種神經系統的疾病,從而引起魚類中毒、農作物減產,對生產生活和周圍居民人身健康帶來巨大傷害。

        在這場轟動行業的“公車上書”中,并非所有陶瓷企業及業內人士都對嚴格的《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表示質疑。有業界人士認為,目前治污力度尚不夠,標準嚴一些,環境也會好一些。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指出,環保是未來陶瓷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未來的這個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快,企業應該加強自身在環保節能方面的“內功”。馬可波羅瓷磚總經理龔志云則表示,更嚴格的標準其實對企業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同時也是一種鞭策。他表示,馬可波羅是使用天然氣的東莞陶瓷企業,不會受到很大影響。

        出路

        新技術有效降低污染排放

        面對諸多陶瓷企業的擔憂和抗議,一些降低瓷磚生產污染物排放量的新技術也應運而生。近日,佛山陶瓷企業聯合高校院所攻關發明的《陶瓷粉料高效節能干法制備技術及成套設備》,得到中國建筑(601668,股吧)材料聯合會組織專家的審核認定。“這項技術推廣后不僅能夠讓噴霧塔“絕跡”,而且能使陶瓷生產環境的粉塵排放下降80%”。佛山市科技局副局長李鉅鎮表示。

        據項目發起人羅淑芬介紹,干法制粉所需的生產設備較少,投資僅為目前主流的噴霧干燥制粉生產技術的60%。更少的投入卻能實現明顯的節能減排效果。而且一旦這項技術能夠在全國廣泛應用,按照現在全國建筑陶瓷墻地磚產量每年89.92億平方米計算,可以成功節能35%。若按照一年300天的生產時間計算,一年可節約標煤約498萬噸,節水9042.5萬噸。全國每年因此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4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4.23萬噸,減少氮氧化物3.68萬噸,減少大氣粉塵7841噸。

        市民聲音:陶瓷污染令人擔憂

        對于行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陶瓷產業園區附近的消費者可能更有發言權。記者在清遠市某陶瓷產業生產園區內看到,陶土原料運輸車輛駛過時,有部分陶土灑落,一路落下不少陶土。附近居民董先生告訴記者,陶瓷廠的確比以前規范和干凈很多,但還存在一定污染,看著園區的煙囪每天在排放濃煙,自己一直都很擔憂家人的健康。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