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櫥柜品牌“走出去” 適應市場消費結構調整
本土櫥柜品牌“走出去”
近幾年,本土櫥柜品牌意識漸漸覺醒,也開始和國際品牌同場競技。未來,櫥柜企業應該通過資源整合,系列化配套化生產,以設計提升品質,優化功能配置,以整體設計營造櫥柜空間,將櫥柜品牌推向時尚的前沿。“走出去”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盡管我國櫥柜在技術上越發成熟,但與國際知名品牌相比,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而這種學習除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還有相關的政策法規。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本土櫥柜“走出去”雖然還有一段路程,但步伐會越來越堅定。
適應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
隨著以80后為代表的消費群體的崛起,整個櫥柜市場的消費結構正在發生徹底性的改變,個性化、系列化、色彩化、藝術(藝術裝修效果圖)化正在左右這個群體的消費思想。他們不再執迷國外櫥柜品牌,而是更多地看重櫥柜產品與他們需求價值的匹配性,加之政府力推的70-90政策和他們消費能力的現實,小空間住宅已經成為社會的主流。
而民眾的愛國熱情,正是本土櫥柜品牌加推自身價值的重要時機,櫥柜品牌要大膽講出自己的中國身影,中國造不再是低廉的代名詞。這一點,櫥柜行業要敢于向服裝行業學習,許多國內的服裝品牌其價值已經遠超過進口品牌,這就是品牌的力量,新型的80后消費者對于國內櫥柜品牌,愿意付出更多的心力,這就是櫥柜市場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