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數萬名來自海內外的客商云集在廣東中山市古鎮,第12屆中國中山古鎮國際燈飾博覽會暨LED應用展在這里開幕。
與往年不同,今年的燈博會在新建成的燈都古鎮會議展覽中心舉辦,主會場展覽面積達3萬平方米,另外還增加了燈都時代廣場、佰盛燈飾廣場、太古燈飾廣場三個分會場,展會總規模達25萬平方米。
記者在現場看到,專業觀眾一波接一波蜂涌而來,圍著各展位的特色燈飾評頭點足,打探批發價格。人群中有不少金發碧眼的歐美商人、身著長袍戴頭巾的阿拉伯商家,他們在翻譯的協助下,比著手勢討價還價。
廣東古鎮早在2002年被授予“中國燈飾之都”榮譽,2012年全鎮燈飾業總產值達到158.1億元人民幣,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以上;出口總額5億美元,古鎮燈飾現已出口到東南亞、日本、美國、歐洲及港澳臺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展覽會上,來自敘利亞的采購商Bader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自己每年都來兩次古鎮,一次是4月的配件展,一次是10月的燈博會。Bader笑稱半年沒過來,發現古鎮的變化很大,不斷興建和增加的高端燈飾賣場讓采購商們有了更多選擇。
Bader所言非虛,據了解,數據顯示,近年來古鎮燈飾企業每年以100家至200家的數量增加,區域集群經濟快速發展,區域品牌在海內外市場知名度持續提升。
廣東古鎮燈飾為什么紅火?在燈博會上,多名業內人士向記者剖析的原因大體相似,古鎮重視發展集群經濟、重視人才培訓;企業自主創新意識增強,不斷去提升產品品質;當地各級政府重視企業需求,并建立快速維權中心幫助企業保護知識產權等內在因素是古鎮燈市紅火的關鍵。
古鎮鎮長魏宏銳等人對記者的一番介紹應證了這一點。他說,作為一個延續十余年的知名展會,古鎮燈博會在不斷積蓄影響力的同時,也在不斷地蛻變,目標劍指世界級展會,一方面古鎮與毗鄰的橫欄鎮簽訂經濟協作區合作協議,希望通過兩鎮的區域合作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中山燈飾產業集群優勢,并共同做強做大燈博會實現產業資源和平臺的共享;另一方面古鎮于9月11日與博華公司簽約、雙方擬聯手打造百萬平方米的超大型燈博會。
古鎮要從“中國燈飾之都”向“全球燈飾照明產業中心”升級,人才升級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據古鎮鎮黨委書記余錫盆透露,近兩年古鎮政府建起了生產力促進中心,為企業提供人才培訓、設計交易、知識產權維權等服務,承辦中國國際照明燈具設計大賽,向全球招募創意人才,古鎮還與中山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辦學,正在建設中的燈飾學院即將啟用。不斷推陳出新的人才升級計劃,正在逐步為燈都的未來發展注入創意血液。
說到創意,不能不說到古鎮人的創新意識。記者在古鎮采訪發現這里走技術創新路線的老板越來越多,以中山市琪朗燈飾市場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每年投入1400多萬元人民幣進行產品創新和研發,2011年該公司“天鵝頭”造型系列燈飾在英國獲得大獎。
琪朗燈飾設計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訴苦,該公司獲獎的“天鵝頭”燈引來不少抄襲者,一時之間各種山寨“天鵝頭”充斥市場。
據了解,為了解決企業遭遇的剽竊問題,古鎮成立了中國中山(燈飾)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探索出一套“快速授權、快速維權、快速確權”的新機制,適應了產業自主創新日趨活躍的新要求。廣東中山市知識產權局大膽創新,采取委托形式將專利行政執法權限委托中心行使,中山市人民法院在中心建立了知識產權巡回審判庭,將專利行政執法和司法審判搬到了企業的“廠門口”,并實行證據互認和糾紛調解前行,從而使侵犯專利權案件的結案時間由原來的半年大幅度縮短至一個月甚至更短。
。 作者 冒韙 陳彥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