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用政策“撬動”太陽能熱水器

      / by 重慶日報 瀏覽次數:

        在榮昌縣雙河街道大石堡社區,翠竹掩映中的小洋樓雖然形態各異,但太陽能熱水器卻是大部分小洋樓的“標配”。社區支部書記晏升富說:“我們社區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戶數,超過了60%,之所以如此普及,除了居民們懂得‘享受’外,政府大幅度的補貼也是重要原因。”

        2002年,當時的大石堡村開始實行退耕還林,種植了七八百畝麻竹和茶樹;2007年大石堡村轉為社區前,全村598戶只有十多戶買了熱水器;2008年開始,國家為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為大家集中購買的太陽能熱水器提供補貼。今年這一批補貼實施中,原價3200元的太陽能熱水器,購買某指定品牌只需1860元,相當于原價的5.8折。到目前為止,全村788戶有470多戶安上了太陽能熱水器。

        而在條件相似的大足區拾萬鎮八埝村,雖然大家都知道太陽能熱水器方便、省事,要不了幾年就能收回成本,但全村太陽能熱水器的普及率不足25%。“一臺中檔的太陽能熱水器,一般要3000多元。即使享受13%的家電下鄉補貼,還是很大一筆投入。”二社的王學燦說:“如果政府能多補貼一些,我們愿意買。”

        榮昌縣雙河街道大石堡社區的李貴芳用熱水器已有5年多,春、夏、秋三季都可以完全靠太陽能加熱,她給記者算了筆賬:“和以前燒水用煤相比,3個人洗澡、洗碗,給兩頭豬煮豬食,平均一個月可以少燒煤至少80公斤,按每噸煤450元計算,一年可節省燃料費432元。現在一臺原價3200元的太陽能熱水器,國家給了補貼后只賣1860元,相當于3年多節約出的煤錢就可收回購買機器所花的投入。

        “政府補貼對農村太陽能熱水器的購買確實有一種‘撬動’作用。”市農委生態能源處處長王國華說。從2008年開始,國家為重慶安排了約53億元資金用于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如補植樹木,推進基本農田建設,發展農戶新能源等。而為太陽能熱水器提供補貼,只是新能源建設中若干個子項目之一。

        據他介紹,去年,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為7383元,在目前家電下鄉補貼被暫時取消的情況下,買一臺3000元的太陽能熱水器,相當于去年農民純收入的40.6%。實行了項目補貼的村或社區,農戶新安裝一臺價格在3000元左右的太陽能熱水器,可獲得1000元左右的補貼。

        “但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享受了補貼的農戶也僅1.5萬戶,遠遠滿足不了巨大的需求。”王國華有些遺憾地說。而目前40萬臺的保有量,也僅占全市適宜發展區總戶數的15%左右。

        據了解,全市53億元的“總盤子”已固定,但這些錢具體怎么花,主要由區縣根據自己的情況向市里申報。王國華建議,各區縣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減少其它項目資金,將其部分轉移到太陽能熱水器補貼上來;區縣根據自身財力狀況,在國家給予的補貼之外,增加對太陽能熱水器的補貼力度。

        記者手記

        把惠民政策補到農民心坎上

        羅蕓

        什么樣的政策最能給農民帶來實惠?自然是最符合農民實際需要的政策。但記者在許多區縣采訪中,卻發現有時惠民政策未必能真正“惠”到農民心坎上。像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中的“農戶新能源建設”,包括了建沼氣池等,實際上我市不少地方農戶養豬、喂家禽的少了,沼氣池已缺乏生產沼氣的來源。

        實施惠民政策,還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渝東北某縣有農民就告訴記者,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補貼力度雖大,但指定的某品牌太陽能熱水器“很歪”,一年要修兩三次,口碑不佳。

        如何為群眾提供最需要的政策?這需要各級政府在制定政策前,沉到基層中,去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愿,在統籌全局的前提下,衡量各項政策的輕重緩急、實施方式是否最符合群眾的需要。讓群眾滿意的、高興的政策,優先實施,并予以傾斜;群眾認為是“花架子”、沒啥實效的,就要思量思量了。

        當下,各級政府只有更堅定地走群眾路線,才能真正地制定出令群眾滿意的政策,才能讓群眾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實惠,政府才能花了錢有好效果,有好口碑。

        (記者 羅蕓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