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美國地區100平方米的房屋價值為8.5萬美元,美國居民平均工作1.7年則可買下。然而,中國香港100平方米的房屋價值達140萬美元,香港人平均工作40年左右才能承擔。
盡管亞洲房價很高,但亞洲多數地區的資產收益比率自2000年以來卻在逐步下降,人們住房的負擔能力有所改善。不過,中國香港是個例外,其資產收益比率自2000年以來增長了78%。
據了解,現階段,美國地區100平方米的房屋價值為8.5萬美元,美國居民平均工作1.7年則可買下。然而,香港100平方米的房屋價值達140萬美元,香港人平均工作40年左右才能承擔。“隨著亞洲投資和資金流入或持續,未來亞洲房價可能繼續走高。”星展銀行首席經濟師柯大任表示。
亞洲房價或繼續走高
近年來,世界各國央行持續推動利率下行。美國短期利率已經連續四年為零,歐洲央行今年5月宣布降息至0.5%,日本央行則在過去兩年里,將貨幣基數擴大了一倍。
多地政府的大量印鈔,令大部分資金流向增長和收益較高的亞洲。利率的下降則帶動了資產價格上漲,尤其是對利率變化最為敏感的房地產。柯大任指出,自2009年3月全球金融危機在亞洲告終以來,中國香港的房價增長了一倍以上,新加坡房價上漲55%,中國內地和中國臺灣見證了50%的增長,馬來西亞的房價的漲幅也達40%。
此外,受惠于2009年入場購買房地產的外國投資者,大量資金流入亞洲,收益跟著房地產價格的上漲而水漲船高,其所獲收益以美元計價提高了20%-50% 。雖然亞洲政府通過直接或行政管理手段抑制房價的上漲,但住房價格依然持續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