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被問到:今年瓷磚行業到底怎么了?什么原因?
之所以問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今年上半年瓷磚行業形勢一片大好,一掃去年下半年的陰霾,高中低端品牌產品清一色的供不應求,工程、零售雙雙飄紅。不妨看看最近我在瓷磚行業所接觸的一些事:一佛山陶企2012年僅有一個月銷售過億;2013年月月銷售過億;一知名陶企2012年銷售過40億,但2013年上半年竟出現了單月銷售過6億的輝煌業績;四川當地知名陶企13條生產線,去年9月份我到訪夾江時僅開兩條線,而今年全部生產線啟動,目前總是苦于招不到工人;前段時間與一陶企的朋友吃飯,東莞唯美集團的老板直接給短信來催貨,待我帶政府招商的朋友做客唯美集團時,華耐的副總又代表工程部坐在唯美集團老板身邊催貨;有媒體報道:唯美集團投資20億建唐山豐南陶瓷生產基地;6月份唯美集團又計劃到西部考察,擬在四川布局生產基地;
今年遇到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也是今年剛剛落下帷幕的廣州陶瓷工業展火爆異常的原因之一。再回到“今年瓷磚行業到底怎么了?”,估計大部分朋友都會說,市場回暖,房地產回暖,這個答案應該沒有錯,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表明:今年1~4月份國內房地產成交額同比增長56.4%。但是一般來講,瓷磚行業對房地產行業的反應略有滯后,今年是否有所改變而同步了?暫且擱置。關鍵是由此引出的兩個頗費思考的問題。
目前陶瓷磚行業全面火爆是由于房地產的復蘇回暖,而在鋼材、水泥等有關建材行業為什么沒有見到類似場面?我設想,由于陶瓷磚行業是一個充分市場化的行業,99%以上的企業都是民營企業,沒有央企,幾乎沒有國企;而鋼材、水泥行業就不一樣了,一大堆的央企業、國企,不是一個充分市場化的行業,根本沒有陶瓷磚行業自身的調節能力,去年行業銷售表現不佳,大量陶企提前停窯檢修,去庫存化,全面適應市場的發展。
目前陶瓷磚行業的全面火爆是可持續化的嗎?可能持續全年嗎?說實在的回答這個問題風險很大,我覺得有兩個方面的因素我們可以考慮,其一,歷史上2005年西班牙全年人均瓷磚消費超過6平米,達到最高。我國2012年已經達到這個水平,我們已經達到瓷磚消費量最高的水平,無限制發展的可能不大;其二我國房地產行業繼續狂飚的可能有多大,是發展、還是發展泡沫,政府、老百姓都在盯著,估計我國房地產的狂飚多少會受到一些限制。基于這兩方面的考慮,我個人估計這種全面火爆的局面不具有持續化,有可能在8月前后就會放緩。(尹虹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副秘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