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生近日反映,2011年5月購買的一款三葉家私真皮沙發,2012年3月出現皮質爆裂問題。廠家回應,該產品現已超出保修期,修理要收取800元成本費。徐先生認為商家故意拖延維修時間,自己支付維修費用不合理,但由于購買沙發時沒有任何收據和發票作憑證,徐先生因此陷入維權難的困境。
采訪中記者發現,徐先生的遭遇并非個例,家具行業難開發票不但不是秘密,而且幾乎成了一種“明規則”。
暗訪市場
家居行業發票亂象多
連日來,記者走訪濟南多家家具商城了解到,購家具無發票現象較為普遍,這給消費者維權帶來較多隱患。
噪亂象? 家用家具省發票
暗訪商家:大吉祥紅木
“自用家具沒有人索要發票。”據東亞家居大吉祥紅木銷售人員介紹,三樓辦公家具都需開發票走單,家用家具發票部分出讓給辦公家具。
該人員表示,開具發票只是為方便報銷,家用家具不用發票也并不影響三包服務。
噪亂象? 大額發票分期開
暗訪商家:大方堂紅木家具
“發票我們可開不起!”記者走訪富華紅木樓大方堂紅木家具時,銷售人員表示,“一套紅木家具動輒五六十萬元,一下開齊發票不可能,可分多個月開具。”當記者表示僅買個茶幾時,對方表示:“10萬元以內可以一次性開齊。”
噪亂象? 發票張冠李戴
暗訪商家:時新家紡
該店銷售人員表示,必須要發票的話,要3%的發票費。當被問到是不是商場的發票時,對方回答:“當然不是,都是從市場上買的定額發票,個人買絕對買不到商戶這么低的折扣。”
噪亂象? 需額外交“發票費”
暗訪商家:吉象地板
“如果真需要開發票的話,還要另外支付6%的稅費。”東亞家居吉象地板的工作人員在銷售過程中改口已經談好的折扣。
當記者表示承擔稅費太高時,該銷售人員表示,通常告訴消費者的協商價格不含稅。如果買家不承擔稅點,購買地板需再加價,直到價位與稅費相抵。
延伸調查
無發票成業內“明規則”
據一處家居賣場負責人介紹,家居賣場中品牌入駐一般是按照個體戶納稅,雖然各項服務規范和收款為商城統一,但納稅方面各商家較為獨立,商場無法規范開具發票事宜。
據了解,在家居商城,一般入駐品牌以個體戶身份注冊,每月定額交稅,因而發票開具也就有一定上限。通常在購買中,商家已向顧客說明購買家居建材不開發票,但在購買協議中會注明三包事宜、購買時間、產品類型和服務細則,并具有法律效力。
伴隨原材料和成本的持續上漲以及市場萎縮,家居行業利潤萎縮較重。“現在利潤非常低,只能靠走量,避開發票也是為了保薄利。”一名家具銷售人員稱。
稅務人員
消費者票據缺失存隱患
接受采訪時,濟南稅務機關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個體商戶需交納增值稅,其商品標簽價格含稅,而商家協商好價格后將稅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屬于商家刻意逃稅,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
據介紹,發票必須從當地稅務機關購買,每張發票都有相應編號。在市場上購買的發票大部分為仿造假冒發票,若日后維權,消費者將處于不利地位。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消費者索要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經營者必須出具。
(記者: 劉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