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家居曝光臺
      凈水器市場炒概念價格亂 或存二次污染隱患

      / by 京華時報 瀏覽次數:

        如今人們對飲水質量越來越重視,凈水器產業隨之走紅并呈爆發式增長。不少市民選擇安裝家用凈水器或者購買小區凈水機的水,期望以此獲得飲水安全。不過,面對市場上名目繁多的家用凈水器,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呢?經過凈水器處理的水真的一定健康安全嗎?

       

        品種繁多價格差距大

        作為城市居民,自來水是我們飲水的主要來源。近幾年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自來水廠對自來水的傳統加工技術進行了改造,在絮凝、沉淀、過濾、氯消毒四環節之外,還增加了預處理和深度處理,自來水出廠達到了國家生活飲用水的標準。

        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所長李復興介紹,剛出自來水廠的水是安全的,但輸送到終端用戶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因為輸配管道和中間水箱是造成自來水二次污染的重要因素。

        同時,我國多數自來水廠仍用100年前的常規處理工藝來處理現在的水。氯作為我國自來水中主要添加的殺菌劑,它本身可能和水中的有機物發生反應,生成消毒副產物,成為水的新污染源。

        “用自來水燒開水,經常會有水垢,心里總是不放心。去年買了臺凈水器,現在水垢確實少了。”家住朝陽區中鐵國際城的王女士告訴記者。由于公眾健康飲水意識的增強,像王女士一樣開始使用凈水器的人越來越多。

        據李復興介紹,凈水器就是對自來水進行深度處理的飲水裝置。6月9日,記者走訪國美、蘇寧等家電賣場發現,凈水器品種繁多,且分龍頭型凈水器、臺上式 凈水器、壁掛式凈水器、櫥下式凈水器等多種,價格也相差懸殊,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蘇寧電器北苑店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天氣比較熱,凈水器市場持 續升溫,一天有時候能賣十多臺。

        至于為何凈水器之間價格差距這么大,銷售人員解釋稱,凈水器價格差距較大,主要在于品牌影響力、濾芯、濾膜技術水平和使用壽命的不同。


        概念營銷層出不窮

        雖然凈水器行情火爆,但不少消費者抱怨,凈水器市場品牌繁雜、價格混亂、宣傳夸張,一般的消費者很難理性判斷。而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目前銷售的凈水器 名目繁多,粗略統計就有純水機、納濾凈水機、反滲透直飲機、管道超濾凈水機等十幾種。凈水技術也是五花八門,概念紛雜。“技術派”把“活性炭”、“微 濾”、“超濾”、“反滲透”等技術名詞作為宣傳重點;“水質派”側重宣傳“離子活化水”、“礦化水”、“小分子團水”等概念水;“理療派”則高調地打出 “美容”、“祛斑”、“磁化”等招牌,讓消費者如墜云里。

        一些凈水器大肆宣稱其凈化水具有一些神奇的功效。在淘寶上某品牌活化純水機,宣稱能有效中和人體酸性毒素,調節平衡體液的酸堿度,降低人體因酸性體液 過多引起的疾病幾率,同時可清除人體血液中70%的自由基,預防疾病和減緩人體細胞衰老。更有一些凈水器品牌直言“長期飲用通過我們凈水器凈化的產品,能 延年益壽、抵抗癌癥”。而殺毒消菌、改善水質,有益身體健康等宣傳語在各個凈水器宣傳中均能看到。

        “我對凈水器本來了解就不多,來到賣場聽到銷售人員介紹這么多功能,都不知道買哪家的好。”準備購買凈水器的李先生感慨道。

        “宣稱有保健功能的,肯定是在炒作概念。”李復興表示,在凈水工藝上主要存在活性炭吸附、膜技術過濾等,或者是多種工藝進行組合,因工藝和材質不同,價格上確實存在差異,但所有的凈水器都是在“做減法”,凈化出來的水分子不會有變化,沒有任何保健、藥用功能。

        李復興還告訴記者,凈水器行業較低的行業門檻,造成行業惡性競爭激烈、市場魚龍混雜,非法生產和假冒偽劣產品屢禁不止。據了解,我國生產家用凈水器企業總數約為3000家,其中僅有1000多家獲得衛生部批準。


        或存二次污染隱患

        目前,不少消費者以為購買了凈水器就萬事大吉了。事實上,凈水器屬于周期性消耗品,使用過程中會不斷降低凈化效果。

        李復興表示,凈水器主要通過濾芯來凈化水質,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濾芯就需更換。“濾芯使用壽命少則三個月,多則半年必須更換。因為無論使用何種濾材,濾材上都會吸附大量的有機物,很容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導致凈水器凈化效果變差。”

        據了解,目前常用的濾芯——活性炭不僅對微量有機物有吸附作用,對細菌也有吸附作用,活性炭上的孔洞吸附的細菌容易繁殖,同時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有限,當吸附能力飽和之后,吸附過多的雜質就會掉落下來,此時通過凈水器出來的水還不如沒有凈化過的自來水衛生、安全。

        還有很多消費者為圖方便就近在小區凈水機購買凈水,那么,小區凈水機過濾的水安全嗎?

        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表示,小區凈水機是家用凈水器的放大版,其設備維護、濾芯的更換基本上靠商家自律。小區凈水機任憑風吹日曬,如果清洗、消毒不及時,這些設備中的過濾裝置,很有可能又會形成新的細菌滋生地。

        董金獅指出,現在市場上銷售的凈水器,有一些根本達不到凈水要求。一些小企業從不同廠家購置價格低廉的機殼、線路板和過濾系統,組裝后就拿出來售賣,設備本身的衛生可能都無法保障,一旦使用,居民接觸到的很可能是被二次污染過的水。


        不同標準各自為政

        凈水器市場品牌林林總總,質量參差不齊,加上一些不規范中小廠商的惡性競爭,凈水器市場亂象叢生。董金獅表示,這是因為目前尚沒有統一的凈水器行業國家標準,對其進行嚴格規范。

        董金獅介紹,目前關于凈水器的規范主要依據四個標準:一是將天然水加工成自來水,必須按GB5749-2006標準,并且需通過衛生部門發衛生批件; 二是衛生部門2001年發布的行業規范《一般水質處理器衛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范》;三是由建設部出臺的行業規范,針對凈水器的納濾提出要求;四是衛生部 2001年發布的行業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與功能規范》。但現有標準對凈水器市場沒有起到應有的規范作用。

        記者在走訪凈水器市場后發現,廠商間的凈水器凈化標準也各不相同,有的宣傳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ANS161標準證書,有的標注日本上水道認證,有的標識為衛生部《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標準等。

        董金獅坦言,目前國內凈水器行業尚未有統一的標準,凈水器企業的標準各自為政,這些成了整個凈水器市場混亂的根源。“很多企業生產出來的設備,經其凈 水設備處理過的水質量、安全指標等難以判斷,同時也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比如材料,有些設備所使用的材料并非食品級的,在處理水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不利于健康 的物質帶入水中;有些濾芯在經過第一道、第二道時,可能會有二次污染等。”

        董金獅呼吁,希望凈水器強制性國家標準能早日出臺,讓企業有標準可依據,讓凈水器市場更加規范,讓消費者能放心購買。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