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副部長談國五條:若誤傷剛需會有保護措施

      / by 新聞晨報 瀏覽次數:

        針對“國五條”細則會“誤傷”改善性需求和剛性需求擔憂,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副部長齊驥4日對記者表示,“(如果‘國五條’細則)執行起來發現問題,會有保護措施。”
        對此,專家表示,此次調控將突出地區的差異化,應該會涉及對剛性需求的保護措施。
        地方細則3月底出臺
        齊驥說,樓市調控細則實際已包含在五條措施中,但還需各地方政府“翻譯”成可操作的具體條款。另外,各地方政府需要制定并發布當地房價調控目標。他透露,地方細則出臺時間為3月底。
        齊驥表示,各地出臺實施細則,都要以“國五條”為準,不存在房價上漲過快城市先出臺、上漲相對較慢城市后出臺的問題。
        專家:部分豁免或延續
        從市場反應看,購房者擔心增稅后增加購房成本,因此在細則出臺的第二天,多地出現“突擊搶房”現象。
        從影響看,多位專家表示,由于供求不平衡,購房者多處于“弱勢”一方,多增加的交易稅負或轉嫁購房者,剛性需求可能被“誤傷”。
        “20%個稅政策的實施細則應該盡早清晰化。”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表示,對剛需、改善性需求的購房者應該實行“定向寬松”,不同城市附加上不同政策,避免在樓市調控中“誤傷”剛需。例如,過去房產持有超過五年免按20%稅率征收個稅,但現在有沒有類似的時間界限,應該做出一定的量化。
        中原地產研究部總監張大偉也認為,地方細則可能會有部分豁免,之前個人唯一一套住房超過5年出讓可減免所得稅,這一條款在地方細則中可能得以延續。
        住建部政研中心綜合研究處處長趙路興指出,“國五條”的根本目的在于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對于剛需與改善性需求影響并不大。他認為,地方細則將由各個城市針對自身情況進行定奪,必須嚴格執行可能是一線城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房價漲幅較大的城市,而市場本就不活躍的三四線城市則可自行選擇。因此,此次調控將更加突出地區差異化。
        張大偉認為,“政策對市場的影響將在地方細則落地后顯現,從目前來看,其影響至少延續3個月,買賣雙方的博弈將使得量價齊漲現象停滯。”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