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陶瓷燒造史可提前百年 出土數噸古瓷

      / by 景德鎮陶瓷網 瀏覽次數:

        景德鎮陶瓷網綜合:景德鎮的陶瓷燒造史將可提前一百年。近日,隨著景德鎮蘭田窯窯址考古發掘接近尾聲,驚艷亮相的唐代古窯址和數以噸計的瓷器,讓千年瓷都的陶瓷人迎來激動而自豪的消息。

        古瓷紛紛出土現身

        景德鎮蘭田窯窯址位于浮梁縣湘湖鎮蘭田村金星自然村西北的萬窯塢山坡上,東距景德鎮市區約20公里,南距景德鎮南河約1公里。2011年底,萬窯塢附近一磚廠在掘土的過程中發現窯業堆積。2012年10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正式對該窯址展開考古發掘。

        此次發掘是景德鎮地區晚唐、五代時期窯址的第一次科學、全面、大規模發掘,出土了數以噸計的青綠釉瓷器、青灰釉瓷器和白釉、青白釉瓷器等晚唐、五代時期的遺物。出土的瓷器除了常見的碗、盤、執壺、罐等器物外,還首次在景德鎮古代窯址中發現了腰鼓、茶槽子、茶碾子、瓷權、瓷網墜等器物,此外,還有帶有“周生”、“申”、“生”、“大”、“元”和“中”款及其他文字款的瓷器數百件。景德鎮陶瓷網綜合難能可貴的是,景德鎮蘭田窯窯址在窯床的前部完整保存了器物柱底部的支墊器物的窯柱,對考古學界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古瓷用事實說輝煌

        景德鎮蘭田窯窯址考古隊領隊、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江建新指出,景德鎮蘭田窯是一座唐代龍窯,該窯是目前景德鎮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并且是保存最完好的窯爐,這一發現填補了景德鎮窯爐發展最早形態的空白,是十分重要的窯業遺跡。江建新介紹,出土的腰鼓是景德鎮在唐代就已和西域展開經貿往來的重要實物,證明景德鎮當時就已是一個開放且與外界交往廣泛的城市。景德鎮陶瓷網綜合另外,證明當時的窯工已善于吸納南北方窯業的燒造技術,融會貫通后生產出有自我風格的瓷器,為景德鎮陶瓷在宋代的輝煌打下堅實基礎。

        古瓷與古文相印證

        學術界一直認為,景德鎮制瓷業始于五代時期,且窯業從創燒之初即以青瓷和白瓷為主。江建新等專家分析認為,本次發掘的出土物已可上溯至中、晚唐時期,是制瓷業較為成熟時期的產物,據此,已可將以往人們認為的景德鎮制瓷業的起始時間推前百年。印證了唐代大文豪柳宗元為元和八年(公元813年)饒州刺史元崔進奉瓷器所做《進瓷器狀》一文中的記載,江建新表示,這一發現,將成為改寫中國陶瓷史的重要篇章。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