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顧前兩年的市場發現,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衣柜市場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差,下半年還迎來了較快速的發展;當很多企業準備在2010年大干一番的時候卻遭遇了樓市調控,市場銷售反而下滑。進入到2011年,行業依然低迷。市場撲朔迷離,特別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很不穩定,在筆者看來,2011年的衣柜市場盡管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但并不意味著失去了機會,在一些不利因素困擾市場的時候,企業更應該積極面對,方能從中突圍。
原材料漲價導致競爭加劇
從2010年上半年開始,我國木材銷量大增。銷量上漲直接帶動價格上漲,供求失衡。眾所周知,我國木材主要依賴國外進口,在全球森林砍伐量減少的情況下,原材料價格節節攀升。而衣柜企業對材料的需求具有同質性,這樣就很容易產生貨源緊缺的問題,直接加劇企業間的競爭。
目前國外許多地區的木材出貨量已經達到近幾年來的最高水平,之前市場低迷期的庫存已經全部清空,因此貨源緊張便成為不可避免的問題。
樓市調控波及衣柜市場
自國家有關部門去年陸續出臺一系列抑制房價、打擊炒房的調控政策后,原本火爆的樓市再次驟然降溫,房地產行業的成交量隨之直線下降,由此對衣柜行業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雖然樓市低迷對整個家居行業的影響有一定的滯后性,但在近期已經讓不少企業叫苦連連。
就目前的情況看,樓市的不景氣已經直接影響了衣柜市場的需求。雖然仍有不少剛性需求及那些二次裝修的消費需求存在,但樓市所帶來的影響仍然使不少企業徘徊掙扎。
不過在筆者看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調控房地產行業,對衣柜行業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衣柜企業應該不斷創新營銷模式和服務模式,通過豐富的產品線、低碳環保的發展模式,來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價格戰并非長遠發展之策
在去年衣柜市場的變幻中,降低衣柜價格、薄利多銷成為衣柜企業和經銷商們的普遍做法。盡管低價促銷的方式大多在銷量中得到了補償,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品牌的增多,如果企業在2011年仍想將價格戰作為拼銷量的主要手段,那么勢必不適合企業的長遠發展。
在市場不斷變化的情況下,企業應當逐步調整產品結構,打造真正有市場競爭力的品牌來贏得消費者的口碑,這才是企業的取勝之道,也才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農村市場成重點發展方向
隨著國家對農村市場重視程度的不斷加強,以及農村消費者對家居產品需求的逐年提高,眾多商家開始意識到農村市場已成為“必爭之地”。而且隨著農村市場的不斷完善,農村市場對現代定制衣柜產品的需求量十分龐大,農村地區勢必成為未來家居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如今,已經有部分企業發現了這塊巨大的市場蛋糕,衣柜行業逐漸成為農村市場中較為活躍的行業之一,在農村市場中也同樣緊隨政策腳步搶占了份額。相比此前家電下鄉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目前對于“建材下鄉”特別是木材下鄉會有什么樣的政策還不甚明朗,究竟有哪些企業和產品能夠進入“建材下鄉”的目錄也仍是個未知數。盡管如此,眾多企業對布局農村市場仍熱度不減,可見農村市場擁有巨大的吸引力,市場前景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