礫巷坊間,早有賭石、賭玉,現在紅木市場也有了更刺激的玩法:賭木。據12日齊魯晚報記者報道,近年來青島紅木家具市場分化嚴重。為了獲得好的木材,現在有島城投資人竟趕赴國外原產地“賭木”,一旦賭中,價值可翻幾倍到數十倍。
好材難求,賭木應運而生?
此文一出,市民一片嘩然。而在家具行業,賭木實質更早有之。海南黃花梨,成材致用,需幾百年的時光打磨。黃花梨做成的紅木家具,是木材家具中的極品。更兼它有藥用價價,更被炒家吹捧得神乎其神?
如齊魯晚報記者報道的賭木之材,就是歷經千年滄桑,萬木挑一的般的罕見。遙想那近千年的生長期,要受多少蟲蟻鼠獸的侵蝕。更有可能樹干部分早已殘腐不堪。正因了一材難求,賭木才應運而生。
在馬達加斯加的熱帶雨林里,幸運的天平倒向了這名賭木人,他購買的參天大樹,連切出了15張上等板材。這就是一棵活生生的搖錢樹?
資金涌入,驚起繁榮一片?
回觀海南黃花梨的炒作,2007年被稱為海南黃花梨的“牛年”。 這一切源于一個商人的炒作,經過鑒定的黃花梨,可以即場換取一定量的黃金。同年,黃花梨木板叫價即升至9000元一公斤,而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黃花梨的價格更高。
與此同時,廣西北海一名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老總一下子來海南買走了4000多萬元的黃花梨原材料和成品家具。資金由此通過不同的方式,瘋狂的流入家具市場。
無獨有偶,越南黃花梨的價格也水漲船高。爆炒到每噸幾十萬元人民幣。據說,由于產量少,投資人把目光投向了越南老式木制民居。以至于越南黃花梨產區周邊的老式民居多數“被拆過”。不難發現,這些豪放的投資背后,是大量投機性資金的涌入,造成了空前的繁榮。
暫莫稱快,投機是行業毒瘤
泡沫終是泡沫,無論吹得多懸乎,泡沫總有破碎的時候。2008年5月開始,黃花梨價格開始下跌,交易率向零不斷逼近。海口市新世紀6樓的古玩市場在鼎盛時的, 10多家賣黃花梨的鋪面已經全部撤柜。
筆者在行文的時候,不由的做了個猜想。猜想那個在馬達加斯加的熱帶雨林里的那名賭木人,如果那是一棵不堪為材的樹,后果又會如何呢?巨大的利潤背后埋藏了更大的風險;成功者的背后,有著更多不為人知的失敗慘劇。
向來穩健的家具市場,滲入了資本投資的玩法,顯示的是更大的投資風險。不能忘記在社會炒作黃花梨的時候,曾造成各種治安案件頻發。不時有為了花梨而入室殺人、攔路搶劫的事情見諸報端。
筆者更聽一友人講述了親身經歷,在海南某戶人家,庭院有一棵已經成材的花梨樹,主人為賣到一個更好的價錢,我的友人陪老板多次拜訪求購都沒有成功。半個月以后,再次登門拜訪,樹已被賊人偷搶而去,友人當時幾乎不敢相信,因為樹主愛樹意切,特別徹了三磚厚墻護樹,不曾想,半夜為賊人用土炮破墻而搶樹。這個故事令人張舌瞠目,但卻是真實的存在。
投機資金在行業大行其道,如同良性的行業身上起了一顆毒瘤。他是一陣惡風,讓原本浮躁的行業更添了份惶惶不安。人心浮躁。在巨額的利潤下,一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以假期換真的事報道時常現之報端。
資本投機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但留給家具行業的,卻是滿目瘡夷。
